红宫红场旧址座落于海丰县城人民南路13号,是彭湃同志领导海丰人民创建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地方。
彭湃:(1896-1929)乳名天泉,又名汉育。1896年8月22日,生于海丰县桥东社的一富有人家。1917年6月东渡日本留学,接受进步教育。1921年6月学成回国开始进行发动和领导著名的海陆丰农民运动;1922年7月29日建立“六人农会”;1923年1月创建全国第一个县级农会组织-海丰县总农会;1924年任中共广东区委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同年6月在广州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第一届、第五届主任;1927年任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在党的“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临时政治局委员、东江特委书记,领导创建了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海丰县苏维埃政府;1928年当选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六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8年11月被选为中央政治委员。同时抵沪,任中央农委书记、中央妇运委员、中央军委委员、1929年2月兼任江苏省委常委、军委书记兼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农运委主任、军委书记等职;1929年8月24日在上海租界被捕,30日下午在龙华英勇就义,年仅33岁。他的一生短暂而又光荣,被毛泽东同志称为“农民运动大王”。
红宫:面积1850平方米,现存建筑物有棂星门、拱桥泮池、前殿、大成殿两厢配殿和五代祠。山门为六柱五间牌坊式,往里是拱桥泮池。泮池往里为前殿,前殿为悬山顶,面宽五间,明间宽5.1米、次间宽3.6米、稍间宽5.2米。前殿往里为内院,内院紧连大成殿,前面设祭台。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五间,明间宽5.65米,次间宽3.47米,稍间宽2.55米,尽间宽1.9米。屋内均为彻上露明造,五柱穿斗式梁架。有瓜柱、插坊、雀替等装饰,无斗拱结构。前殿圆形金柱为圆鼓形柱础和山墙柱两种,圆形金柱柱围1.07米,柱径0.32米,柱高3.65米。大成殿廊子六支檐柱为方形小抹角柱,柱大24×26厘米,柱高4米,方形柱础。殿内金厢兜底八支金柱,柱围1.22米,柱径0.41米,柱高4.53米,为圆鼓形柱础。靠廊子六支山墙柱,柱高4.53米,无柱础。靠后墙四支金柱,柱围1.07米,柱径0.32米,柱高3.83米,为覆盆式柱础。靠左右山墙四支金柱,柱围1.21米,柱径0.37米,柱高3.97米,为覆盆式柱础。院中两厢为对称配殿,风火式山墙,面宽五间,进深一间。明间宽3.37米,次间宽3.25米,稍间宽3.2米。抬梁式梁架。两边廊子各置六支圆形檐柱,柱围0.87米,柱径0.28米,柱高3.02米,圆鼓形柱础。
1927年10月,在中共东江特委和彭湃的领导下,在“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的帮助下,海陆丰人继4月、9月二次武装起义之后,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夺取政权,于同年11月18日至21日在这里召开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当时大会会场四周都刷以红色,场内用红布覆盖墙壁,贴上“打倒军阀”、“工农兵团结起来”、“苏维埃政权万岁”等革命标语。出席这次大会正式代表311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彭湃同志在大会上作了政治报告。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师长董朗、党代表颜昌颐等同志在大会上发表演说。大会宣布成立海丰苏维埃政府,同时选举了苏维埃政府委员13名,苏维埃政府裁判委员会委员14名,大会还通过了“没收土地案”等八项政治纲领。海丰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是全国第一个工农红色政权,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在中国的党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红场:面积22221平方米,现有建筑物有红场大门、彭湃烈士铜像、红台、红二师纪念亭、红四师纪念亭、平民医院。红场大门以红色为基色,大门上装璜浮凸线条花纹图案,门额上浮塑彭湃亲笔题的“红场”二个大字,居中的图案为一个大五角星,图案涂以黄色,与整个大门的红色相衬,形成鲜明的对比,气势雄伟,庄严肃穆,一种敬仰、缅怀的心情油然而生;走进大门左右两侧是整齐林立、苍翠挺拔的塔松,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再走进前面便可见到由徐向前元帅题写的彭湃烈士铜像,该铜像由著名雕塑家潘鹤塑造,通高5.5米,其中垫底座高2.3米、长2米、宽1.7米,铜像高3.2米、重2吨。铜像特点是彭湃身着西装,两腿自然张开,两手叉腰,上身右侧悄向倾斜,面部神情坚定自若,显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那种襟胸豁达、高瞻远瞩和对共产主义事业必胜信念的高大形象;铜像的后面约60米,就是当时有5万多人参加的“海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庆祝大会”的主席台-红台,面积139.6平方米;“平民医院”位于铜像的西侧,为两层土木结构,原是县的妇产医院,苏维埃时期被用作“平民医院”,凡农会会员,前来就诊免收诊断费,药费半价,对个别特别困难的农友可免收药费。同时,还举办医务人员培训,为农会输送了大量的医务人才。
1927年11月21日,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时,彭湃同志批示在该地兴建“红场”,迅速筹备庆祝海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连续十个昼夜突击施工,兴建了红台和红场大门。12月1日,在红场召开了五万多人参加的“海丰人民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1928年1月2日,师长董朗、党代表颜昌颐等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与叶镛、袁国平、徐向前等同志率领的广州起义部队红四师以及海丰工农革命军在红场上胜利会师。
1961年3月4日,鉴于红宫红场旧址在我党创建时期的重要历史地位和重大的历史意义,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杨尚昆、李长春、尉健行、张德江、钱其琛、宋平、宋健、田纪云、迟浩田、谢非、阿沛阿旺晋美、郭沫若、黄鼎臣、吴阶平、肖克、廖汉生、宋任穷、李德生、洪学智、张震、周铁农、汪洋等曾前来参观并留下极其珍贵的行踪墨迹,还有胡绳、许广平、刘海粟廖冰兄、吴南生等知名人士。
近年来,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不断加大保护、管理和利用革命文物的力度,充分发挥其教育基地的作用,影响和作用日益扩大,成绩十分突出。1995年、1997年、1999年连续三届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评为“省文明单位”,2000年5月被定为广东省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5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7年7月被广东省评为首批五个党员教育基地之一,11月被省党史研究室公布为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还是市级党员教育基地等荣誉;2008年度被中央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评为省文明单位。(来源:汕尾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