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硬底化路通到了家门口很漂亮很干净,我们出行方便多了!”东莞市常平镇岗梓村村民刘女士由衷为社区点赞。原来,社区干部在年初走访时,居民反映村道泥泞难行,便把这个烦心事列入“民生微实事”项目清单,迅速实现落地。
何为“民生微实事”?这是政府对于公共需求的回应,体现的是滚烫的“民生”情怀,从“微”处着手的功夫和落到“实”处的决心,自2020年“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开展以来,东莞已办成了2741宗“民生微实事”。
今年,东莞将实施1081个“民生大莞家”微实事项目,总投入额达1.84亿元。其中,从便民工程到公益项目,从“硬设施”到“软服务”,将覆盖城市的角角落落,融入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持续提升东莞大街小巷的“颜值”和“气质”。
便民工程送到“家门口”
走进企石镇企石村,几名村民正闲坐在石拱桥旁的观光亭内拉家常。眼前这座石拱桥年份已久,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桥面及各种设施损坏严重,给附近群众出行带来不少麻烦。
后来,企石村根据村民提出的诉求,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专项资金,对石拱桥进行升级改造,把危旧桥变成“安心桥”,而增设的观光亭也成为了老人小孩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过去,社区内部分设施老化的现状和群众的需求,社区干部往往只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间,“要彻底进行改造,资金是个大问题”。
如今,有了“民生微实事”项目,社区居民的“烦心事”经协商通过后可由“民生大莞家”政策出资出力予以解决,有效保证了民生诉求与政策资源的精准对接。
在虎门镇大宁社区的西坊公园篮球场,干净宽敞的场地上,几位居民正在酣畅淋漓地打球。这个篮球场始建于2009年,近年来水磨石地面出现了裂缝脱壳,而开敞式的球场也令群众在打篮球时经常将球打到场外的马路上,影响行人和路过的车辆安全。
据了解,大宁社区在征集“民生微实事”时,居民们异口同声地提出了升级改造大宁西坊篮球场的要求。现在,经过改造后的西坊篮球场全新亮相,加铺了地胶和增设了围网,群众为此纷纷点赞。
在东莞,发生在居民“家门口”的便民工程还有很多,群众的“愿景”正在变为“社区创新场景”。
走进寮步镇井巷村的“乐活空间”,许多市民在这里休闲娱乐,有的在健身器材上运动,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围坐在大树下话家常。
“这里之前是一块荒地,环境比较脏乱差,通过升级改造后,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活动空间。”井巷村党总支委员卢锡河表示,井巷村通过“民生大莞家”平台,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
东莞市民政局介绍,目前“民生微实事”推行备选项目库制度,通过定期收集“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意向,建立逐年累计且可动态调整的备选项目库,按照“库内选取、急难优先”的原则确定实施项目,加快立项进度。
公益项目暖到“心坎上”
“民生微实事”便民工程项目的实施下,农村人居环境“颜值”有了大提升,村(社区)老旧服务设施得到了改善优化。
与此同时,“民生微实事”也着眼群众多元化需求,每年实施一批群众关注度高、热切希望解决、受益面广、贴近生活的“民生大莞家”公益服务精品项目,为老年人、青少年、困难家庭等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如果说便民工程类项目是造福广大群众的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那么公益服务类项目则是群众吃饱穿暖后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莞城街道创业社区,正在开展的“健康不倒翁”创业社区长者防跌支援项目依托“民生微实事”平台,积极联动党员志愿者和双百社工力量。“探访小组”在入户走访中不仅为长者进行跌倒风险综合评估,还送上防跌知识宣传包,针对不同长者的身体情况送上“防跌包”和进行家居微改造服务,“现在洗澡、上厕所有了扶手,很方便、很安全!”服务对象梅姨对项目十分满意。
在解决长者困境上积极作为外,公益服务项目在青少年服务领域也持续发力。
莞城街道开展的“缤纷社区,携手同行”罗沙社区共融服务项目将目光投向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探访、观影、文化体验等社区共融系列服务活动。在参观罗沙社区的翟氏宗祠后,与父母随迁到东莞的小陈同学说:“这是我搬来东莞的第一年,过得很开心,参加活动让我对这里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交到了很多朋友。”
去年暑假,“民生大莞家”品牌推出实施200个公益服务精品项目,依托各村(社区)“莞家驿站”平台,开设书法、美术、舞蹈、体育等各类暑期公益课堂,并围绕特色主题开展各类夏令营活动,帮助孩子走进社区、加强社会实践,让暑假生活有滋味有意义。
以在塘厦镇开展的“青鸟计划”暑期夏令营公益项目为例,夏令营针对暑期高发的溺水、交通事故及网络诈骗等安全问题开展主题学习活动。负责组织开展项目的社工介绍,在暑期实践过程中,学员们还将参与美化公园卫生、长者探访、关爱环卫工、争做图书馆志愿者等公益服务,鼓励他们将所学用于实际,以多元化社区教育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这个公益项目很贴心!孩子假期有了好去处,还能学到有益的知识,我们也放心了。”学生家长说。
梳理“民生微实事”的公益服务项目名单可以发现,其中既有针对特殊群体的如老年人健康送餐、残疾人入户探访、妇女儿童兴趣培养等公益服务项目,也有面向外来人口的如子女托管、城市融入、心理辅导等服务,服务人群惠及全域所有人口。
惠民实事办到“细微处”
每逢周日,沙田镇稔洲村“两委”干部、党员都会到村民议事亭坐坐,与村民闲话家常,从群众身边油盐酱醋的小事到发展集体经济的大事,都与村民进行商讨,听取他们的意见。
村干部介绍,去年村里依托“民生大莞家”项目打造了包括村民议事亭、儿童乐园、健身绿道、足球场等工程在内的“民生服务一条街”。他说:“在议事亭里,村民们通过‘亭中议’已经解决了学生校车购置、农田鱼塘出租、篮球场升级改造等事宜,有利于乡村治理‘共谋划’、服务提升‘同出力’。”
小小议事亭里议群众所需,东莞正以实施“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为契机,发展城乡社区协商工作。通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方式,广泛征集和实施“民生微实事”,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小急难”问题。
“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充分借力各部门现有的民生诉求摸排力量、政策资源以及办理渠道,通过信息系统对接、服务流程再造、工作机制整合、人员队伍合作等有效手段,将“民生大莞家”与各部门现有的民生服务机制相对接并加以连通,建成全市统一、多方联动的民生诉求收集、处理、反馈机制。
目前,项目已整合了10多个原本分散独立的民生诉求收集渠道,群众可通过12345热线、“i莞家”、领导干部驻点联系群众、网格员日常巡查、法律援助、双百社工、城乡社区协商、各级服务办事窗口等多种渠道提出诉求,再统一由“民生大莞家”渠道予以跟进处理,形成“多口收集、一口办理”的民生诉求收集办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今年以来,东莞市民政局主动进乡村、进社区、进项目一线,掌握实情、把脉问诊,更加深入了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确定将实施1081个“民生大莞家”微实事项目,总投入额达1.84亿元。
其中,便民工程项目共729宗,包含449宗涉及巷道改造、停车场修建、河涌河堤整治、人行道路硬底化修复、路灯照明升级、垃圾点改造、绿化公园改造、建筑外立面美化、闲置地改造等内容的环境美化工程,以及278宗涵盖儿童娱乐公园、健身场地、村史馆、老人活动中心、篮球、足球、羽毛球、网球场地、村民红色阅览室等在内的公益服务设施修建项目,还有2宗应急避难场所、集中安置点建设工程。
除便民工程外,今年的微实事中还有352宗公益服务项目,将无偿向市民开放,有面向青少年儿童开办的夏令营、兴趣班、4点半学堂,有面向妇女开展的瑜伽公益培训班、增能课堂,有面向长者的银龄长者学堂、送餐服务,有面向残疾人、重症家属的互助增能计划,还有家风家教培育、社区文化传承、居民心理健康守护等普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