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联盟广东站-九游会国际

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第二批下基层
时间: 2019-08-15      来源: 广东文明网

  8月12日至14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第二批下基层活动走进珠海、梅州、湛江、茂名、云浮五地。全省200余名文化工作者、宣讲能人及行业骨干组成五支志愿服务分队,将精品项目送到群众家门口。期间,一场百姓宣讲、一场广场集中展演、一批惠民志愿服务、一次“种文化”培训、一次走访慰问、一批电影下乡、一次主题教育实践等“七个一”活动,为居民群众送上了高品质的精神大餐和惠民服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今年3月以来,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牵头策划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创作征集了一批精品教案、剧目、图书、挂图,遴选培育了一批基层宣讲能人、志愿服务团队、媒体挂点记者,目的就是要推动精品项目资源激活、整合、下沉、互动,为基层文明实践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指导、内容支撑、人才保障。

在珠海市斗门区大濠冲村,禁毒vr体验为孩子科普毒品危害。

  珠海

  文艺精品传唱基层 文明力量根植心间

  “每个节目都很精彩!希望以后家门口能常举办这些活动!”8月13日晚,在珠海斗门大濠冲村曲艺舞台上,一曲《我和我的祖国》演唱完毕后,文艺展演落下帷幕,精彩纷呈的节目让在场村民兴奋不已。

  8月12日至14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第二批下基层活动走进珠海斗门,为乡村群众带来视听盛宴和志愿服务。在为期三天的活动里,村民们在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中感受欢乐,在义诊、科普等志愿服务中增长见识,在百姓宣讲中获得社会正能量。

  村民“家门口”享视听盛宴

  “卖荔枝,身外是张花红被,轻纱薄锦玉团儿……荔枝,听我来为荔枝唱颂词……”伴随着优美动听的红腔,演唱者陶静妍将粤曲《荔枝颂》表演得惟妙惟肖,引来台下观众阵阵掌声。“‘红腔’是岭南地区的艺术瑰宝,我们希望通过传唱和表演,让艺术精品走入群众生活。”广东省广东音乐联谊会副会长何国雄说。

  粤曲、相声、魔术……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第二批下基层活动中,一批优秀的“文艺轻骑兵”走入珠海斗门,为村民们带来“文化大餐”。

  “文艺展演让我们感受欢乐,百姓宣讲让我们深深感动。”一场名为《风雨中的逆行者》的宣讲,让大濠冲村村民曾清清激动不已,“听到宣讲故事就想起了台风肆虐时,是这群‘逆风者’救援被困群众、快速畅通道路,非常感谢他们的守护!”

  面对台下热烈的掌声,来自珠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宣讲人郑正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故事传播‘民有所需、我必所为’的基层警察正能量,展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的新面貌。”

  科技元素为惠民服务“添彩”

  舞台上下汇聚着歌声、欢笑声和掌声,精彩纷呈;舞台另一边,穿着红马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为村民义诊、科普,与群众互动,热闹非凡。

  在活动现场的禁毒vr体验区内,志愿队为村民们戴上vr眼镜,让其亲身体验虚拟吸毒后的不良反应。眩晕、幻听、手脑迟钝……14岁的周梓铖取下vr眼镜后感叹,“毒品真是太可怕了!”这场“科技 禁毒教育”的互动活动,让村民们长了见识。

  “保健品不能当作药品”“河豚、毒蘑菇不能食用”“凉菜、生食尽量不网购”……在食品药品安全普及区内,志愿者们拿着有漫画的小卡片,为村民们一一讲解。之后,志愿者们与村民开始了“你问我答”的小游戏,58岁的王婶连连答对提问,赢得了一份小礼品。她开心地说:“记住了!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治病!”

  活动现场,志愿服务队教小朋友捏泥人,为村民讲解急救知识、食品药品安全常识等,十余个志愿服务区内都挤满了老老少少。“惠民活动很全面,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莲江村党支部书记邓昔强兴奋地说。

  走入基层播下“文化之种”

  从事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30余年的志愿者黄静来到珠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们开展了一场培训。“要提升鉴宝能力,一定要多学理论、多看藏品。”黄静带来的主题培训《广彩瓷器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色》,既让村民们领略了传统文化魅力,又学到了鉴宝技能。

  “广彩瓷器是广东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黄静介绍,广彩是广州传统民间工艺“三雕一彩一绣”中的“一彩”,是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也称“广州织金彩瓷”。

  在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广彩瓷器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但骨子里始终蕴含着南粤文化基因。黄静说:“我想通过讲解广彩瓷器,让更多村民了解岭南文化。”讲座结束后,台下的村民们为她送上了掌声:“通俗易懂,长知识了!”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为乡村群众传播文化、撒下“文化之种”,结出乡村文化新果实。

梅州市梅县区木偶剧团表演《木偶杂耍》。

  梅州

  到群众身边用群众语言传递时代声音

  “此次活动不仅有专家宣讲,还有群众带来的舞蹈、合唱活动,是真正的全民参与,老百姓喜闻乐见,有助于涵养文明新风。”梅州丰顺县作家协会会员王向东在参加完百姓宣讲活动后连连点赞。

  8月12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第二批下基层活动在丰顺县新世纪广场举行,百姓宣讲活动便是精品项目之一。

  围绕“一场百姓宣讲、一场广场集中展演、一批惠民志愿服务、一次‘种文化’培训、一次走访慰问、一批电影下乡、一次主题教育实践”,12日至14日,来自省、市、县的文艺工作者、宣讲能人等志愿者深入丰顺县汤坑镇、留隍镇、丰良镇等地开展文艺展演、百姓宣讲、惠民服务等活动,与群众面对面,将文明新风带到群众身边。

  舞动文明“丰” 唱响文明城

  “家逢盛世红火火,国逢盛世蓬勃勃,人逢盛世喜多多,唱响盛世欢乐歌……”12日,一曲《盛世中国梦》拉开了丰顺县汤坑镇展演活动的序幕,这也是梅州丰顺会场的第一场广场集中展演。

  “我们一家人早早就过来了,等待晚会的开始。节目很精彩,也很接地气,尤其是客家山歌。这样的活动正是我们群众需要的。”拿着手机拍照的刘大姐说,她特地带上正在放暑假的孙女过来一起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要唱山歌只管来,拿条凳子坐下来;唱到鸡毛沉落水,唱到石头浮起来。”晚会现场,客家人喜闻乐见的山歌对唱、畲族歌舞、非遗舞蹈等一大批具有梅州特色、丰顺底蕴的节目精彩上演,博得观众阵阵掌声。“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跟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歌曲,既唱出了新时代的豪迈,又唱出了我们梅州的特色,一下子就让大家记住了,这个形式很好。”现场观众黄先生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演还特意安排了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习馆精品文艺节目《瑶山飞来一群金鸪鸪》到丰顺县演出,推动不同地区间文明实践活动的交流。

  榕树下微课堂开讲“初心课”

  “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13日上午,广东省直志愿服务队和梅州市丰顺县基层党员干部,在该县坚真公园榕树下微课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一段段优美的舞蹈,讲述着党的奋斗故事。现场观众被“华夏女杰”李坚真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应该提高党性修养,时刻牢记使命和担当,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前来参加主题教育的罗宗嘉激动地说。

  本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走出室内,增加了更多的互动环节,更加贴近基层党员群众。“我觉得在榕树下举办这样的活动很好,形式很灵活。”观众表示,希望能够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更好地宣传党的政策。

  节目表演者陈云芳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接地气,基层党员群众喜闻乐见,达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学技能 “种”文化

  “心脏骤停后,如果4分钟之内做好急救工作,患者生存率达90%以上,如果错过黄金抢救时间,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丰良镇惠民志愿服务现场,广东省应急救护志愿者培训基地的志愿者陈小文耐心地跟前来的群众讲述着心肺复苏注意事项。她说,群众对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相对陌生,开展急救教学的惠民活动对群众来说极为重要。

  一旁观看的村民陈适莲,在听取理论讲解后,迫不及待想要进行实操。“我们对急救知识缺乏了解,现在有这个机会,学会之后也算是有一项新技能。”她笑着说,“希望能够有更多类似的惠民活动送到家门口。”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文借阅部副主任陈剑晖通过分享任务卡、定向活动、阅读闯关等鲜活的方式进行“种文化”培训,省博物馆藏品管理与研究部馆员罗兵从山水画的角度,弘扬传统文化艺术。

  现场群众听得津津有味,不少人还举起手机拍摄视频记录下来。来自汤坑镇后安村的高尤玲说,她要将所学的方法付诸实践,真正把文化“种”在生活的土壤里。

在湛江市廉江市安铺文化广场,孩子们表演湛江市非遗项目《安铺锣鼓》。

  湛江

  “田间课堂”传真功 “板凳讲座”话振兴

  12日下午,湛江廉江市石城镇十字路村的广场上排起了长队,张颜英奶奶听镇里义诊服务队说自己的血压还算正常,脸上洋溢着笑容。广场的另一边,几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村里变化很大,路修好了、小洋楼盖高了,现在有很多活动下乡,大家觉得幸福感提升了不少。”村民钟志东说。

  8月12日至14日,橙乡廉江迎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第二批下基层活动。志愿服务、节目展演、百姓宣讲、电影下乡……一系列精品项目接地气、有风味,做出浓浓的廉江味道。

  接地气,开农民爱听的课堂

  烈日炎炎,广东省现代农业廉江红橙产业园里一堂用乡音讲解的农业课在果园中进行着,石颈镇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红橙是我们这里的主要产业。现在是施肥的关键时期,我就过来讲一讲怎么壮果促梢。”授课的廉江市石颈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林清告诉记者,“到田间地头上课会更生动,我手把手地给大家现场指导,这样就不怕他们学不会,因此他们很欢迎。”

  在廉江有不少这样接地气的课。13日上午,良垌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发钦在礼诗堂村文化广场上拿着自己带来的农药,给村民们介绍如何防治线虫。据悉,廉江市已举办培训班1000多场,农技人员、种养能手组成服务队走到田间一线授课促进农业增产。

  一条村路,几片树荫,再加上几排参差不齐的凳子,靠这些,廉江市石岭镇村民们就能办起一场“板凳讲座”。13日,苏茅角村一隅的树荫下,石岭镇委书记林良友正坐在人群中侃侃而谈。“‘板凳讲座’是去年开始的。村里有一些老人听不懂普通话,用本地方言办这个讲座效果会更好。”林良友说。

  强特色,做出风味廉江“菜”

  12日晚,华灯初上,廉江市人民广场上人流如织,电影《红海行动》正在广场上免费放映。尽管天气炎热,来自周边地区的500多名群众早已入座。19时30分,离正片播放还有半小时,工作人员播放了廉江的公益宣传片。当音乐响起,橙乡美景一一呈现出来时,大家纷纷鼓起了掌。

  这种有当地风味的廉江“菜”很符合当地人的口味。基于此,廉江组织“每周说唱”和“文化惠民大篷车”送戏下乡,与当地群众排演的3至5个本土节目一同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廉江故事。全市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自编自演开展宣传文化活动1100场,观众达22万人次。

  廉江市还挖掘了关泽恩、黄平民、梁安成、李毓莲等廉江革命烈士的故事进行宣讲;组织拍摄《红土热血》《九洲江畔党旗红》《从山底出发》等系列红色专题片进行播放;以本土历史人物为原型创作粤剧《户部黎公》《罗门忠烈传》,开展好家风好家训评选,收集整理优秀家训、家风资料120多份。

  成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

  8月13日上午,广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早早地在良垌镇礼诗堂村文化广场搭起帐篷,摆起志愿服务台。义诊、食品安全宣讲、免费理发、免费维修家电……志愿者给村民们带来了内容丰富的惠民服务。家住良垌镇礼诗堂村的陈阿婆先是到义诊台测完血压、血糖,接着又到农业技术服务台前咨询防治线虫的问题。“很用心,很实用。”陈阿婆说。

  今年初,在廉江市樱花公园,几名市民将不慎落水人员救起后,立即用平时学到的心肺复苏进行急救,挽回了溺水人员的生命。廉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的“健康直通车”推出下乡义诊等惠民服务,开展医疗保险政策、急救知识普及活动。像这样,市民用学到的急救知识救人的事例在廉江还发生很多起。

  廉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运用“讲、习、评、帮、乐、庆、赛、展”八种形式系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目前已建成1个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1个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91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茂名市高州市大井镇文化广场,志愿者为群众讲解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茂名

  时代新曲响彻山乡小镇 文明新风吹入寻常人家

  8月12日至14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第二批下基层活动来到高州,吸引黄小镝参加的正是下基层精品项目之一:“种文化”培训。

  活动还组织了一批文艺工作者、宣讲能人、行业骨干等志愿者,分别在高州城区、大井镇、南塘镇、分界镇开展文艺展演、惠民服务、百姓宣讲等服务。群众纷纷点赞:“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艺大餐,还有省级专家提供免费医疗健康服务,福利是实实在在的。”

  好戏送到家门口

  “潮州人的工夫茶,客家人的咸菜茶,收徒弟的拜师茶……”12日,在高州大井镇江可伯文化活动中心,广东音乐曲艺团青年演员陈妙莉和吴晓霞带来的粤曲对唱《香茶礼赞》,让观众连连叫好。

  这场汇聚了粤曲名段、高州木偶戏、少儿舞蹈、杂技、小品等多个节目的文艺展演,先后走进大井镇、南塘镇和分界镇。炎热的天气、简陋的场地没有影响演员和观众们的热情,观众场场爆满。

  作为青年粤曲演员,陈妙莉和吴晓霞经常参加文化下乡和慰问演出。陈妙莉认为,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组织专业院团到基层演出,将文艺精品送到群众家门口,有利于丰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很难得有机会在家门口看到这么高水平的演出,现场气氛如过节一样。希望今后能在家门口看到更多精彩的文艺节目。”大井镇村民姚琼华意犹未尽地说。

  文化“种”在心坎上

  “写作要‘手勤、脑勤、腿勤’,要有‘爱心、童心、平常心’,做到‘谦虚、谦卑、谦让’。”13日,在高州图书馆,省文化馆国家二级作家娜朵正在与听众分享“创作与生活”,她用19个字总结多年创作经历,现场听众、高州一中语文教师何月影边听边记,频频点头。

  在另一场“种文化”培训中,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专员植凯鹏与听众分享了新中国成立后广东一批重要的国画作品,详细介绍了广东画家创作的经历与过程,反映了广东新国画折衷中西、融汇古今、深入生活的绘画思想。

  “高州历史文化深厚,群众热爱文化、热爱学习,今后应该举办更多这样的交流活动。”植凯鹏感叹道。

  文艺专家将文化“种”在群众心坎上,宣讲能人则让文明新风吹入寻常百姓家。3天内,来自省、茂名和高州的代表讲述身边故事,群众纷纷表示“讲得通俗,听得明白!”

  惠民服务接地气

  13日18时许,距离预定结束的时间已超出1小时,在南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民们仍围在医疗服务志愿服务点前,咨询健康问题。

  “医生,我的右眼最近有些看不清,是白内障吗?”68岁的杨奶奶有些担忧。

  尽管3个多小时内已经接待了40多名村民,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志愿者、眼科主治医师陈林江还是为杨奶奶作了详细检查和细致讲解,让她放下心来。

  “乡村群众健康知识相对匮乏,义诊活动有助于在基层普及基本的健康理念。”陈林江说。

  与陈林江等一起开展惠民服务的还有当地大学生志愿者。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的黄灏华和长春理工大学的凌启斌都是高州籍大学生,他们利用暑假加入当地志愿者组织,开展理论政策讲解。翻开他们制作的宣传手册,有关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等相关政策表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事实上,在高州,志愿服务活动已渐渐推向城乡各个角落,全市已组建志愿者队伍1261支,吸纳志愿者4.3万人。黄灏华等人便是借助当地大学生回乡志愿服务平台“高州市青少年快乐成长促进会”开展活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理应尽微薄之力为家乡建作出贡献。”凌启斌说。

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城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华灯初上,粤曲悠扬。

  云浮

  优秀文化“种”进村 乡村振兴心更齐

  “你睇,你睇,姊妹身穿华装,逛花街,环游全村美景……”看着舞台上由广东省优秀歌手、粤剧演员带来的文艺展演,稔村镇坝塘村村民崔开运歌瘾大发,低声唱起其为外嫁女回乡感受家乡新变化而编写的歌曲,一曲接地气的歌曲唱出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8月12日至14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第二批下基层活动走进云浮市新兴县和云城区。一连3天,来自省、市、县的志愿者深入云浮乡村、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当地村民“零距离”接触,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送到村民家门口。

  新兴县一名村干部说,此行不仅把优秀文化服务送进村,更激发起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把新的文化种子“种”进村民心里。

  乡村麻将声少了

  8月12日晚,新时代文明实践广东“七个一百”精品项目第二批下基层活动云浮分场首场文艺展演在坝塘村举行,村民早早吃过饭,扶老携幼赶到现场,文化广场被挤得水泄不通,盛况堪比过年。

  台上的粤剧演员们热情洋溢表演,台下的观众也纷纷跟着节奏低声哼唱起来。“我们村有不少粤剧票友,平时还会七八个人组队在村里榕树下吹拉弹唱。”崔开运自豪地说。在坝塘村,乡风文明细节处处可见,环村道两旁栽种的菩提树、墙绘壁画、随处可见的文明提示……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坝塘村老支书崔松和说,过去的坝塘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房屋简陋,如今的坝塘村村容整洁、村风文明、村民富裕,大家齐心协力共建美丽家园。

  今年初,坝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通过举办法律宣讲、道德讲座以及春节运动会、广场舞等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村里搓麻将的声音少了,跳舞、唱歌、排小品、练书法等文体活动成为新时尚。

  值得一提的是,村民喜好的农村广场舞正兴起,成为新兴县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全县建有村级广场舞队59支,妇女、老人以及小孩成了农村广场舞的主要参与者,成为乡风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孩子“种”想象力

  “星星是钻石”“黑洞是宇宙大爆炸造成的”……培训课上,孩子们大胆放飞思维,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想法。8月13日,在新兴县图书馆举行的“种文化”培训活动上,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陈诗哥给该县100多名5—13岁的青少年儿童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讲座——《儿童文学的趣味和光华》。

  陈诗哥告诉孩子们,想象力就是有逻辑的“胡思乱想”,只要从这些“胡思乱想”中发现关系、建立逻辑,就能升华成为“奇思妙想”。他用“星星是一碗撒开的白粥”“北斗七星像舀粥的勺子”等脑洞大开又极具趣味性的故事,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被故事深深吸引,一个个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听得格外入迷。

  这是“送文化”更是“种文化”,把想象力的种子播种在孩子心中,把启蒙教育理念植根在家长脑海。听了培训课,家长陈彩梅有醍醐灌顶之感。“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以成年人的思维去衡量孩子的想法,会去纠正甚至是制约孩子原始的想象力,没能充分延展孩子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往奇思妙想提升。”陈彩梅说,“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文化活动。”

  文艺专家“种”文化,电影下乡“播”文化。3天内,《红海行动》《战狼》等多部国产电影在多个村庄播映,让村民在辛勤劳作之余过足一把戏瘾。

  8月13日晚,在太平镇沙村篮球场临时搭建的电影屏幕前,村民三三两两,或站着看,或蹲着看,或骑在摩托车上看,悠然惬意。“电影下乡真的好!我们村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都很喜欢看电影。”村民简志森告诉记者,有这样的文化举措加持,在乡村的生活越过越美好。

  事实上,新兴县把农村电影放映服务作为文化惠民重点工程抓落实,今年以来,共放映850多场农村电影,实现全县行政村全覆盖。




网站群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