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和平县地处广东粤北部,东江上游,九连山东麓。全县总面积2310平方公里,人口50万,辖17个镇,239个村(居)委会。
全县有革命老区游击村庄477个,分布在17个镇161个村,老区总人口23.7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3%,其中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区村庄135个,人口10.8万人,解放战争时期的游击区村庄342个,人口14万人。
和平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党的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艰苦的奋斗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抗战初期,进步青年黄惊白等人在我县就发起成立了《和平县抗敌后授会组织》并出版抗日刊物,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会。1938年8月在热水镇东华小学成立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1939年2月又建立中共和平县委,1945年11月在热水野猪窝大山成立“九连山人民抗日自卫总队”,1946年6月成立了“粤赣边人民义勇总队”,1948年8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随着党组织和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和平县已成为我党我军在粤赣湘边革命斗争活动的中心区域。
当时的中共九连山区工作委员会,东纵二支司令部、连和、和东的县级党政群机关长期分别设立在热水、青州、大坝、古寨、东水等地,并组织开展县内对敌作战上千次。在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年10月至1949年1月期间,驻和平县境内的中共武装部队的对敌作战中,取得“五战五捷”的重大胜利,为解放九连山区奠定了基础,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应有贡献。
和平县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期间有3500多名热血青年参军参战,459名优秀儿女流血牺牲(团以上干部5名,营以上干部14名,连以上干部15名,排上以干部27名,班长32名),献身生命事业,和平县人民用自己鲜血谱写了辉煌不朽的历史篇章。
为了缅怀革命烈士,向广大人民群众和在青少年进行永久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和平县于1957年2月6日在位于县城南1公里的塔岗山顶上建立“和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13米。“文革”时纪念碑无人管理,碑上的英名被人为破坏,残缺不全,1974年又遭雷击,整个碑身从上到下形成一条宽约3寸的大裂缝。1981年,和平县委县政府把原来已经分配给群众耕种的地方重新征收作为陵园用地,并整修北通道,在通道两旁种上松柏树;在北面建成了高二层,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后经过和平县的争取,1985年省民政厅下拨了专项资金修了碑身。碑文按初建时重新镌刻,上碑烈士从解放前到抗美援朝、剿匪、自卫还击战时期,芳名到1986年止共有459人。
另外,和平县还特邀请了惠州市园林局设计师按照园林建设把烈士陵园建成园林式的综合场所。
目前,纪念碑占地总面积3663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烈士碑(塔)高度14.6米,碑身八角形。碑身北面和南面浮塑和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其余四面分别塑:壮志凌云伟大功勋;无产阶级的好儿女;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壮烈牺牲千古流芳。碑台680平方米,固定资产280万元,业务用房面积680平方,新建亭4个,绿化面积33830平方米,树木8100株,花木品种120种。另外,在陵园南门坡上有三个坟墓,分别是1986年立的张觉青烈士墓、1987年立的陈实棠烈士墓、1989年立的罗宝萱烈士墓。
1985年6月和平县成立了烈士陵园管理所,管理工人2人。自成立陵园管理处以来,烈士陵园管理制度开始规范化,管理处职工实行挂牌上岗、文明服务,定期参加局机关组织的创文明单位学习活动,提高自身素质。管理处每年清明节、“八一”节、都配合好和平县委、县政府,组织单位干部职工、人民群众、学校师生等举行隆重的扫墓仪式和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为缅怀革命烈士向革命烈士学习,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和平工作过的老领导林若、曾银、郑群、曾源、林镜秋等几十人每年到和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烈士。据统计,每年到烈士陵园瞻仰的人数不下15万人次。
2000年5月,该园被列为和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12月,它又成为广东省政府批准的第二批全省重点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来源:中共河源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