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海斗门白蕉镇沙石村口,米白色外墙、红砖装饰的沙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惹人注目,实践站内,舞蹈室、少儿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一应俱全,附近群众常常光顾此地。
2020年,这里多了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兑换处。日常中,许多积极参加文明实践活动的沙石村村民常常聚拢在兑换机前,看看自己手上的积分能兑换到什么礼品。
自《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明实践激励回馈办法》落地实施以来,文明实践与激励回馈相互促进的探索,在珠海斗门129个村居中全面铺开。
今年,珠海市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安排100万元市级专项资金,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激励回馈覆盖全区。这样一种既让市民奉献社会,又能得到回馈的双向互动机制,成功调动起了群众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知行合一:垃圾分类成社会新风尚
珠海斗门,工厂林立的新青工业园旁,黄金村村民吴叔每晚外出散步前都会拎着两袋垃圾,走到村中的垃圾分类桶前,将一袋餐厨垃圾扔进了餐厨垃圾桶,又将另一袋垃圾扔进了其他垃圾桶中。这样的“举手之劳”,吴叔已经持续了快一个月,“垃圾分类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吴叔表示。
吴叔观念的改变源自一次对垃圾分类意义的宣讲。今年3月13日,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来到黄金村民生广场,他们通过面对面讲解、实施有奖问答、趣味游戏等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宣教。
与传统的宣教活动不同的是,志愿者们带着热情和奖品而来。在游戏环节,包括吴叔在内的150多名黄金村村民玩起了“垃圾分类袋鼠跳”“垃圾分类快乐大搬家”“垃圾分类有趣沙包”等小游戏,不仅学到垃圾分类知识,还能累积文明实践积分。
汤羹剩渣是什么垃圾?外卖餐盒是什么垃圾?大骨头是什么垃圾?面对手上的垃圾,“蒙查查”的村民在有奖问答的小游戏中,增长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
“这次学习既收获了小奖品和积分,更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吴叔说,从3月13日至今,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已经成为了全家人的自觉行动。
今年,在珠海斗门,像黄金村这样寓教于乐的垃圾分类宣教活动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许多中小学和幼儿园更是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作为“开学第一课”,让环保知识从小就根植在学生心里。
开学第一天,斗门白蕉镇中心幼儿园大三班的孩子们上演了一场垃圾分类t台秀:过年的红包变成了大红灯笼;拜年的废旧垃圾袋被制成彩色衣服,纸皮变成了漂亮的头饰。这样的一场t台秀,让孩子们对垃圾分类有了生动的认知。
井岸镇第一小学的学生们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则是关于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和寒假垃圾分类工作成果展示活动。通过亲子制作的垃圾分类手抄报、“变废为宝”垃圾分类小制作,学生、家长、老师们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
“既让废旧物品有了新用途,又能培养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更是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变废旧为美丽、变无用为有用’的真实乐趣,提高了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我们做家长的,全力支持和认同这样的活动。”井岸镇第一小学的一位家长说道。
“知”与“行”结合,白蕉镇中心小学的教师志愿者和学生志愿者们更是走出校门,走上街头在校园周边开展“清洁家园,垃圾分类”社区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博得社区居民一致好评。
像这样推行移风易俗的文明实践活动是珠海市斗门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五大主题之一,以“讲、评、帮、乐、正”为主要形式的文明实践活动遍地开花。
激励回馈:积分换实物从试点到铺开
在白蕉镇沙石村口,米白色外墙、红砖装饰的沙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映入眼帘。总面积230多平方米的沙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舞蹈室、少儿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一应俱全。
2020年,这里多了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兑换处。日常生活中,许多积极参加文明实践活动的沙石村村民常常聚在兑换机前,看看自己手上的积分能否兑换到什么礼品。
“来实践站参加活动,很开心,还可以拿积分来兑换礼品,我们对此都非常欢迎。”沙石村村民黄姨说。
自2019年,斗门区被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以来,为深化拓展建设工作,如何调动村民主动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积极性是一个难题。
去年中,珠海市斗门区出台《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明实践激励回馈办法》,明确将个人主动投身文明实践,自觉践行文明行为等进行具体量化并赋予价值,建立累计积分以兑换实物的激励模式,促进志愿服务和社会回馈良性互促,文明实践阵地向心力不断提升,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进一步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
积分兑换工作首先在斗门区井岸镇草朗村等12个村居开展。据反馈,开展了积分兑换的12个试点村居的群众往往更乐意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2021年,珠海市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即安排100万元市级专项资金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全域覆盖建设项目,力争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文明实践,不断提升市民群众对文明城市建设的幸福感、满意度。
提质完善:将投放首批19台自动兑换机
今年,珠海市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安排100万元市级专项资金,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激励回馈覆盖全区129个村居。同时,推进完善机制、提质增效与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紧密结合,以实践积分兑换文明礼品为有效载体,让群众在文明实践中既能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实惠,也能得到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大提升。
这样一种既让市民奉献社会,又能得到回馈的双向互动机制,成功激发了群众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据统计,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全域覆盖建设项目启动以来,今年前3月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逾1500场,参与群众近70000人次,群众参与率环比增长率达30%,促进群众从“我来看戏”向“我来参与”“我来服务”转变,实现文明实践常态长效。
数据显示,3月起,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小程序累计上架洗衣液、大米、花生油等共20种合计6600份文明礼品供全区志愿者兑换。截至4月13日,全区兑换礼品份数近3000份。在兑换时,礼品直接送到各村居,便于群众领取。
“为提升积分兑换工作便捷度、覆盖率,我们将在全区范围内投放首批19台‘斗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礼遇自动兑换机’,供志愿者随时就便利用实践积分兑换文明礼品,用更新颖的方式、更便捷的形式普惠群众。”斗门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无数个践行文明行为的日子里,志愿者和群众各司其职,雕刻着村庄精神文明建设的每寸纹理,推动文明实践在斗门遍地开花,成为“美丽斗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缩影。
而在未来,斗门还将探索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以财政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源,扶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资助各级各类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激励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为志愿服务常态长效持续赋能。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林郁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