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联盟广东站-九游会国际

一场青春的实验:顺德年轻人如何“唤醒”古村
时间: 2023-09-14      来源: 南方日报

  顺德龙江左滩,一座有着3500年人类文明印记的古村。一群大爷正坐在祠堂前的大榕树下闲聊,而不远处一所新建的“网红”书屋旁,两个穿着新潮的年轻女孩,摆着姿势,互相拍照。

  在顺德的另一个古村——杏坛龙潭村青田组,这个暑假,研学团接踵而来。池塘边、巷子中,都是年轻学生的身影。

  类似的场景,这些年在顺德许多乡村中不断上演。一批传统古村正散发出前所未有的新气与活力。而把这股“新风”带进来的,正是一群年轻人。

  他们身份不同,却有着同样的“乡村情结”和创新的思维。回到乡村,他们充分释放想象力,敢于试验,逐步探索出一套“唤醒”古村的新发展模式。未来,他们有着更大的目标,要把这股“新风”吹得更远。

  乡村更有“文艺范”

  “青田有八景,玉带环村、荷塘香韵、百年古树……”在青田,一位戴着黑框眼镜,身材高瘦的青年,向各地的研学团讲述着乡村的故事。他是顺德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麦凯奇。

  麦凯奇,90后,是土生土长的顺德人。2014年,从香港浸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他留在了当地一家广告公司工作。2020年,他回到家乡,之后加入榕树头基金会,成为了一名“乡村艺术策划人”。

  他深爱着家乡顺德,也热衷于艺术,想用不一样的方式重新演绎本土文化。于是,乡村成为了他释放想象力的“试验场”。

  驻点青田一年多来,他与团队共同策划、组织了各种各样的乡村艺术活动,推动与各类学校合作,开展研学活动,以及民艺校园行、民艺社区行系列活动,希望将青田打造为顺德本土文化的展示窗口。

  这个暑假,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大学生团队纷纷走进青田,开展乡村研学探索。今年4月,广州美术学院的72名学生,驻地青田半个月,和村民们同吃同住,沉浸式体验乡村生活,开展在地艺术创作。

  年轻人的到来,给这座清静幽雅的古村,增添了几分青春、灵动的气息。村民自发将自家门户收拾干净,不少还种上了鲜花点缀。村中巷道也变得整洁。有不少村民在家办起了民宿,还有的担当起了活动志愿者、讲解员。

  这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另一个古村里。

  龙江左滩村,距离青田只有10公里,这里有着3500年历史的麻祖岗遗址,被称作是点燃顺德文明篝火的地方。由旧蚕房改造而成的左滩3500书屋坐落其中,红砖外墙、大面玻璃,复古中又带有一丝新潮。

  自去年8月开业以来,书屋因别致的装修风格、浓厚的文化氛围,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出圈”,成为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

  书屋的设计者是唐泽雯。和麦凯奇一样,唐泽雯也是顺德本地人。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她放弃了广州大企业的工作机会,回到顺德,投身乡村建设。2021年,她成为了顺德首批“乡村振兴合伙人”。

  这些年,她参与过顺德多个乡村建设和改造项目,但最让她得意的还是左滩3500书屋。“这是一个彰显过往、承接未来的乡村复合空间。”

  目前,书屋有2000多册图书,供客人免费阅读。同时,书屋还设置了额外的空间,满足村民的议事和公共活动需求。

  全新的公共空间,为左滩村带来了更多元的色彩。音乐会、英语演讲比赛、读书分享会……这些曾经难以想象会在乡村中出现的活动,现在都来了。

  既要跳出来,又要融进去

  这群年轻人为何选择回到乡村?

  7岁以前,唐泽雯都在乡村里生活。房子就在小河边,母亲常常撑着小艇,到田间耕作。她就坐在船头,看着河里的小鱼虾嬉戏。岸边种着龙眼树,时不时有熟落的果子掉入水中,发出“咚”的一声。

  水乡的生活同样让麦凯奇印象深刻。小时候,每逢暑假,他都会回到龙潭村,跟着舅舅到河涌里学游泳。清凉的河水没过全身,一阵哆嗦。还有脚底踩在河泥上,黏乎乎的感觉。

  随着城市化脚步加快,他们不断成长,与乡村渐行渐远。但那段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乡村美好回忆,已经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了他们日后回到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因。“乡村就像是自己的精神归宿。”唐泽雯说。

  带着这种浓浓的“乡村情结”,他们回到了乡村,但身份变得不一样了,从体验者变成了参与者。他们想重新“唤醒”古村。

  但真正来到乡村,他们很快发现,这个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

  “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一套法则,村民的性格也不一样,需要花更多时间去理解他们。”麦凯奇说,刚开始,会怀着满腔热情,急着在乡村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其实很容易碰壁,艺术的在地化呈现,需要不断作出平衡。

  有一次,一个公益团队在青田举行艺术演出,因为表演形式较新颖,有村民表达了疑虑,担心是在搞某种仪式。后来,经过多番沟通和协调,演出最终也顺利圆满完成。

  麦凯奇觉得,乡村工作中最难的一个地方在于,既要跳出来,对乡村内容重新演绎,又要融进去,熟悉乡村特有的行事逻辑。

  “乡村建设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过程,需要村委、设计师等各方相互配合、互相信任,项目才能够顺利推进下去。”这是参与左滩村改造的这几年里,让唐泽雯体会最深的一点。

  在他们看来,乡村工作有时候耗费的体力和脑力,甚至比城市更多,但体验到的快乐和成就感也是很高的。

  如今,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在青田举办,麦凯奇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因此了解到青田。他们不仅是观光客,还有回来创业的年轻人。村民们参与活动组织、治理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整个村庄正不断向善、向新发展……“我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而让唐泽雯最有成就感的,是成功探索出一条乡建的可行路径,“让外界看到了乡村改造的可能性,未来更有信心,能够带动更多人加入九游会国际。”

  让“试验田”成为可推广的模式

  傍晚的左滩,落日余晖洒在3500书屋的红色瓦墙上,颜色显得更加柔和,仿佛与村庄融为了一体。村民们都说,书屋让他们有种自然又熟悉的感觉。

  村里有个叫美怡的小女孩,每天放学都会跑到书屋来。一个人静静待在角落看书、画画,有时还会帮忙整理书架。直到外婆在门外喊她回家吃饭,才愿意离开。吃完饭后,她又回到了书屋。这里似乎成了她“第二个家”。

  这恰恰是唐泽雯想要的效果。

  对于这群年轻人而言,刚开始的时候,乡村就像一片“试验田”,很多东西都是探索着做。后来,成果出现了,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将其变成一种模式,进一步推广出去,带动更多乡村发展。

  在设计书屋之初,唐泽雯就觉得,不能只是想着改造一座建筑,而是要把它放到更高的维度去思考,也就是它背后灿烂的西江流域文明以及崇文尚教的书塾文化。“只有紧紧围绕乡村所承载的核心文化,改造出来后,才不会有割裂感。”

  除此之外,唐泽雯还把乡村运营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

  她没有将书屋局限在某一功能上,而是提供了一个可想像的空间。“人们在其中不仅可以喝咖啡、看书,还能参加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整个空间是充满张力和想象力的。”

  无论是公益的,还是商业的,只要符合文化的大主题,都会积极拥抱。正是这种开放、包容的运营理念,让书屋得以良性地运转下去,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收支平衡。

  不过,“宏观的视野”和“前瞻的运营”,最终还是要落到“地方的管理”上。唐泽雯表示,在整个过程中,左滩村委给予了团队充分的试错空间,为他们协调解决了很多难题,“没有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就不可能做出这么好的效果。”

  曾经有设计师朋友跟唐泽雯说,左滩能够改造成功、“出圈”,是在特定的情景下才能发生的,很难复制。

  但唐泽雯觉得,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立足点,不能够完全照搬,但是乡建的策略和思维都是可提炼并进一步推广的。她想尝试把左滩村的建设经验用到更多的乡村中。“希望未来能超越设计师本身,饰演更多连接人与人的角色,带动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乡村建设的工作中。”

  而在青田,让乡村共建共治,是麦凯奇和团队想要实现的目标。目前,他正尝试将更多的管理职责还给村民,比如让村民一起参与导览的工作。“虽然现在离目标还比较远,但相信只要不断坚持,量变会带来更大的质变。”

  如今,年轻人回到有“风”的地方,并坚持了下来,让乡村振兴的图景变得更加真实可触,不再遥远。在“百千万工程”的推进中,更多特色的乡建范本正在顺德涌现。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