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着力建设“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乡村,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台山市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工作部署,坚持以乡村为重点,着力解决环境面貌、文化生活、文旅产业、移风易俗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奋力打造“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示范区,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村庄清洁在行动,扮靓农村人居环境“高颜值”
台山市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实施广东村庄清洁行动。以建设“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治理村庄垃圾、厕所、污水、“三线”、乱搭乱建等为重点,倾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广泛宣传。建立由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党员干部带头的工作机制,发挥党委带动、党员促动党建工作模式,通过电视融媒体、微信公众号、村广播和入户宣传等途径广泛宣传整治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精心组织。印发《台山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统筹协调有关市直部门加强年度监督考核。目前已立行立改户厕1675间、公厕864座,处理农村生活垃圾3.26万吨,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7205个。完善机制。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印发《台山市2023年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开展聚焦家美、院美、村美、风尚美、心里美的“五美”为主题的村庄清洁行动日,将行动纳入村规民约,形成长效机制。
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当天,台城街道共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和居民群众超2200人参加村庄集中清洁行动,共清理生活垃圾22吨、池塘38口、沟渠15公里、废弃物42吨。台城街道将每月15日固定为“村庄清洁日”,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参与村庄集中清洁行动,并·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绿化美化工作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等生态景观,以攻坚力度、冲锋干劲、绣花功夫助力农村人居环境“内外兼修”。
农房风貌管控在行动,绘好农村建设“新画卷”
农房风貌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台山市根据各村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和人文底蕴的异质性,大力实施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行动,加强农房规划建设管控,塑造农房特色风貌。近年来,台山市共创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条,中国传统村落4条和江门市宜居城镇10个、宜居村22条,涌现出海宴镇五丰村、汶村镇美西村、水步镇草坪里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带动了乡村旅游、民宿经济蓬勃发展。
强化安全隐患整治。全市317个行政村共排查并录入农村房屋203522栋,初步判断存在安全隐患的1407栋,经鉴定确定为c、d级危房的共332栋,已全部落实整治措施,基本消除安全隐患。强化链条管理。举办农村建设工匠、技术人员培训班,通过“安全 理论 实操”模式,为农房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已累计培训446人。强化风貌管控。研究出台《台山市农房质量安全风貌提升和农房建设行动方案》《台山市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措施》,全面强化农房规划建设管控,为村镇风貌提升和历史文化保护提供有力法规制度保障。
端芬镇按照“多彩台山,魅力侨乡”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规划,坚持保护传统村落与改善人居环境并重,围绕“海口埠、梅家大院”两个核心连片规划,通过陆路风貌带、水路风貌带将资源串联起来,打造侨乡圆梦·侨乡风情段,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特色风貌提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乡村文化空间营造在行动,打造公共文化“高品质”
台山市通过加强乡村文化空间规划布局,有效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站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持续丰富内涵、提升效能,营造有特色、有品位、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文化空间,让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一公里”。
推动资源有效整合。整合33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及乡村大讲堂、农家书屋、“非遗”传承、红色文化、志愿服务站等“多位一体”实践阵地,推动23个国家级、省级、江门市级文明单位代表和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5个省级示范站深度结对共建,精心打造文明实践“第一方阵”。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发挥“台山好人”、各类模范、“新时代好少年”、返乡人才、五老人员等“百姓宣讲团”力量,深入开展“红色讲堂”“党史故事我来讲”等传承红色基因志愿宣讲活动。打造“音乐党课”精品范例,深入乡村(社区)、田间地头开展常态化宣讲,今年以来,举办系列宣讲活动达6000多场次。活跃乡村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明在哪里”广场舞大赛等活动,推动文明实践入户走心。今年以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累计达25300多场次。
都斛镇大纲村有效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站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推进红色文化特色村建设,精心保护修缮红色文化资源,修建红色公园、红色长廊、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初心大讲堂,并开展林基路生平事迹展馆布展、故居扩建、林基路纪念公园亮化、建设大纲村党建书吧等系列工程。党建书吧内配备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精神、党内政策法规等纸质图书近1500多册,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阅读资源。
文旅特色村镇建设在行动,擦亮乡村旅游“金名片”
台山市深入推进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行动,全面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独具岭南风格的文旅融合特色村镇,拓展乡村文旅新业态,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发展。目前,已培育国家aaa级乡镇旅游景区3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1个、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1个、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点)6个、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条,省级乡村民宿示范点4个,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镇(村)20个,乡镇文旅品牌建设成绩斐然。
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档。全面推进乡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提升乡村旅游景区,打造“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貌、一镇一品牌”。大力推进海宴东南亚风情小镇、端芬银信小镇、三合温泉小镇等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镇创建。推动文旅项目有序开发运营。加快建设川岛浪漫海岸、川岛宿集、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酒店二期等重大文旅项目,推动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二期建设,完成东滘口“胜利大营救”登陆地一期工程,丰富红色旅游资源品牌。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台山市17个镇(街)均已建立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覆盖率达100%,带动村(社区)建成服务点51个,建成小而美的公共文化新空间20多家。今年,共开展送戏曲下乡活动近300场次,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漫步在热水街栈道,靓丽别致的墙体彩绘,人文生态的美丽河道,见证摩肩接踵的硒泉游客身影。近年来,三合镇开拓创新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田园风光秀美、侨乡风情多姿、硒泉康养舒适”特色文旅小镇,优化提升一河两岸旅游和温泉侨圩2条风情街品质,大力开发“温泉+”旅游产业,支持多元化发展采摘体验、农家乐、民宿、研学等富民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农文旅特色小城镇。
移风易俗深化治理在行动,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台山市开展移风易俗深化治理行动,着力在规范村规民约、推进婚俗改革、倡树殡葬新风、推进养老服务、强化志愿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全面助力“百千万工程”。
积极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村(社区)党组织发动群众自主修订完善新时代村规民约,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自治法治德治精神、乡村振兴要求、文明城市创建等纳入村规民约,全市317个村(社区)均已完成村规民约修订。推进婚俗改革、倡树殡葬新风。深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举办公益集体公祭活动,大力推行“无烟祭扫”“鲜花祭扫”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为群众提供鲜花替代纸钱、鲜花替代鞭炮服务;积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丧事简办、文明治丧。持续推进养老服务。把深化推进“长者饭堂”作为重点民生项目,与“百千万工程”等工作部署紧密结合、一体推进。积极推动设立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协调指导等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与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增加优质养老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的养老服务需求。
近年来,台山市通过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定期邀请各级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和百姓宣讲员到实践所(站)开展宣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深化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观念,全速推动移风易俗真“移”真“易”。
跳转链接: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