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联盟广东站-九游会国际

当文明实践遇上爱唱歌的村民!在广州这里,“村歌”火了
时间: 2024-08-01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凤鸣岗上凤凰唱,客家人呀情义长”“朝阳门里的古街巷,樗树掩映着老祠堂”……今年,在广州增城,“村歌”火了。在“一村一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带动下,许多村都有了“我们村的村歌”。

  增城是广东客家人的分布区之一。在当地,客家山歌有着深厚的传统。因此,这些由村民参与创作的村歌一经出炉,便受到村民的欢迎。一曲曲村歌唱的是乡村的人文物事、风土人情,也成为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载体。通过村歌,村民们了解了本村的历史,也知晓了党的创新理论。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载体。基层理论宣讲是文明实践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到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用得上、做得到”呢?近年来,广东不断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阵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平台,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新思想讲实讲活,说到群众心坎里,种到群众心田上,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村民参与创作

  用村歌传播新思想

  “凤鸣岗上凤凰唱,客家人呀情义长,北绕东进蜜之乡,乡村振兴新画像......”在增城五星村,每当到了傍晚时分,村里的大喇叭就会传出一段悠扬旋律,忙碌完一天的村民们总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到了晚上,原本喜欢聚会打麻将的阿姨们,也会和着村歌的节拍跳起欢快的舞步。

  今年,这首《五星家乡》在村里广为传唱。受到村民喜爱的原因,一方面是歌曲朗朗上口,讲的都是当地熟悉的人文物事、乡土风情,一方面则是村民们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这是我们村的村歌”。

  “一村一歌”是近年来广州增城打造的特色文明实践活动。“村歌”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充分结合了当地的受众基础。

  增城是广东客家人分布区之一。据增城县志记载,客家人最早迁入增城距今已有上千年时间,当地的客家人仍保留着爱唱山歌的风俗习惯。“客家山歌解忧愁,唱得云开见日头,一日三餐歌送饭,夜夜睡目歌贴头”,在增城客家人聚居的村落,街头巷尾间,总能听到婉转动听的山歌余音绕梁。

  2023年起,增城通过举办村歌大赛、村歌故事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用村歌打开村民心扉,推动新思想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村歌大多由村民参与创作。“得知我们街道要开展村歌故事会,需要创作一首有自己村特色的村歌后,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兴奋,大伙儿都在琢磨:谁来写词、谁来谱曲、又由谁来唱?”五星村党支部书记郑金龙回忆,当时他的脑海中“刷刷刷”地迅速闪过不少名字,最终锁定在一位非常熟悉五星村文化以及对五星村有着深厚情感的乡贤身上,邀请他来做五星村村歌创作的带头人。

  据介绍,开展村歌文明实践活动以来,村民们兴头高、劲头足。“除了主创们,还有许多村民主动参与到村歌的创作中,一起开会,一起现场踩点,商量歌词与mv的画面,在这个过程中,也加深了对自己家乡的认识。”五星村委会委员、妇女主任顾桂花介绍,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村民们多次碰头“头脑风暴”。有的说,要把党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写进去,有的提议把村民们近年来生活发生的美好变化唱出来……

  据了解,目前增城区已经创作了大概有40首村歌。“这些村歌最大的亮点就是原创,每个行政村村歌的作词都是结合了本土的乡村文化以及资源亮点。在谱曲方面,我们邀请了文联部门以及音乐院校的专业老师来指导,确保我们每一条村的村歌可以做到高质量、高传唱的效果。”当地街道一名干部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除了广州增城,广东多地也开展了以村歌为载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共同点都是贴合当地群众爱唱山歌、渔歌的民俗特点,以歌为媒,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村歌传唱度高

  让基层宣讲“活起来”

  “朝阳门里的古街巷,樗树掩映着老祠堂”……6月27日,在广州增城小楼镇腊圃小学,学童们清澈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这首歌是腊圃村第一首村歌《招贤山下腊梅香》,歌里既蕴含古村的乡愁记忆,也将新时代新思想巧妙融入其中。

  旋律抓耳,一学就会;歌词平实,如话家常。学生们爱听,更爱唱。在一片朗朗歌声中,这首歌传播的思想、抒发的感情也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

  一曲村歌后,气氛顿时活络起来。在当日举办的村歌故事会进校园活动上,增城区好人志愿服务队副队长、广州好人何丹凤,以《学“文明八礼”,做礼德学生》为题,作“新时代文明人”主题宣讲。在宣讲中,学生们对时代新人的厚望嘱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讲文明、懂礼貌、树新风有了更深的体会。

  据了解,今年增城区通过举办“听,村歌唱响的美好”村歌故事会活动,将理论课堂搬到了村口,搬进了校园。有了村歌“暖场”,村民群众参与较以往更活跃。此外活动也加入了“百千万工程”主题宣讲、农产品税费政策讲解、青年创业故事分享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微宣讲。理论宣讲既具有趣味性、互动性,更具有实用性和生活气息。

  村歌只是增城当地在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中创新理论宣讲的其中一个案例。记者了解到,当地还创设“增心讲”云宣讲平台,探索开展“互联网 订单式”宣讲。群众根据自身需求可自主选择“新菜式”及“用餐时间地点”,形成“群众点单、工作组派单、宣讲员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工作体系,变灌输式的宣讲为订单式宣讲,群众从“被动听”转变为“主动学”。

  此外,增城还依托区内校地宣传思政联盟,深入推进理论宣讲校地结对工作机制,深入城乡基层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300余场,线上线下吸引逾10万人次参与。

  村歌唱出好乡风

  新思想引领新风尚

  今年以来,增城以村歌、村晚等为载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频繁开展,也起着凝聚人心、塑造文明乡风的作用,不仅大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村民们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和幸福感。

  关于村歌,有一个故事在当地广为传播。

  增城增江街四丰村的饮用水管因年久失修需统一改造,改由自来水公司统一供水。但各家安装了新的水表后,有些村民们却不干了。为啥?因为之前一直是村委负责统一供水,水管改造后虽然水质好了,水量稳定了,却要自己缴水费了。少数村民思想转不过弯来,迟迟不肯安装市政用水的新水表,导致全村水表无法整体移交给自来水公司管理。

  这件事从2019年一直拖到了2023年。2023年9月,借着村民排练村歌的契机,四丰村党组织书记以及村委工作人员向村民们宣讲了在新时代新思想引领下村里发展取得的成果,展望未来发展目标,并顺带谈到水费的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村民听罢,很受触动,当即承诺将带头做通亲戚街坊的思想工作。后来,在多位村民主动协助下,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不少受访的村民都告诉记者,有了村歌,大家聚在一起、唱在一起,很多解不开的结自然而然就解开了,过往因小事争讼不止、反目成仇的陈规陋习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变。

  “有了村歌,大家唱在一起跳在一起。”增城五星村歌的表演领队赖秀珍说,在她看来,近年来感觉到村里人越来越团结了,村里的风气也越来越好了。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原副会长,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荣誉会长谭建光认为,增城开展村歌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文明实践宣讲宣传的创新,其经验值得关注和重视。

  首先是“让创新理论接地气”。运用村歌的载体传播新思想、新理论,非常接地气,让老百姓“喜欢听、喜欢唱、听得懂、做得到”,真正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其次是“让民俗文化有生气”。增城区的村歌活动还发掘本地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奋斗文化的传说和故事,与新时代新精神有机结合,焕发出生机活力。最后,“让人人奋斗有志气”。村歌在赢得广大乡村社区群众喜爱的同时,还融入“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等内容,让群众在传唱的过程中激发热情、激励奋斗,争做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