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联盟广东站-九游会国际

[光明日报]“中国好人”与核心价值观践行
时间:2015-08-19      来源:光明日报

  中央文明办日前在内蒙古赤峰市举办“中国好人榜”7月入选名单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上榜的108位“中国好人”及评议中落选的候选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和表率。他们的大爱善行,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成为了社会成员的自觉追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认知”,“中国好人”用他们真实鲜活的善行义举,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认知,是人们认识外部事务的客观过程,是人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部事物进行信息加工,通过形成概念、知觉、记忆、思维或想象等心理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从根本上说,认知是一个客观过程。“知之愈深,行之愈笃”,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越清晰、越透彻,其行为就越坚定、越执着。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合一,其中知是前提、行是关键。只有逐步认识、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因如此,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日前印发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就强调,“要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广泛进行探索实践,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上下功夫,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践具体化系统化。要紧密联系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结合各行各业特点,精心设计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和共同行动。”“中国好人榜”7月入选的108位身边好人,是“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涌现出的各类好人模范的代表,他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优秀品质打动人和感染人,他们的感人事迹从不同地域、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的生动体现,完美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为广大民众直观感受、深刻认识、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鲜活的标杆和榜样。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认同”,“中国好人”用他们恪守良知、秉持公义、坚持梦想的善行理念,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引导力。认同,是社会成员体认与模仿他人或团体之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一部分的心理历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是指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和理想的积极评价与高度肯定。如果说,认知是解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成员中的“知”的问题的话,那么,要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更多社会成员的响应与支持,还迫切需要解决“信”的问题,使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情感接受和心理认同。

  同“认知”类似,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从陌生到慢慢熟悉、从表层认同到深层认同,从自发认同到自觉认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社会成员思想意识的主观性,还有可能在认同过程中出现反复性和波动性,这一切,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难度,相对而言要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难度要大。正因如此,要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更多社会成员的“认同”,就必须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注重对社会成员的情感关怀,增强其情感体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让民众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理解和领悟它,拉近社会成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心理距离。“中国好人”正好起到了社会成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亲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些“中国好人”来源于基层,他们的事迹感人、故事鲜活,社会成员从这种真实鲜活、质朴真诚中,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温暖和力量,加强和深化了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激励”,通过每年一次的评选,“中国好人榜”已经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礼敬膜拜和主动效仿“中国好人”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追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认知”与“认同”作为前提和基础,同样也离不开精神的“激励”作保障。精神激励是社会成员内心活动的一种状态,是确保社会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一种动能,更是催人奋进、给人支持的一种力量。一个激励机制完备的社会,其所形成的激励效应会促使社会成员崇德向善,既有利于个体道德的自我提升,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践行。正因如此,《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特别强调,要“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实现治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

  社会利益的深刻变动,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价值观念的急剧变迁,使个别社会成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价值迷茫”和“价值失落”,表现在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抱有一种怀疑甚至抵触的情绪。在此背景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迫切需要激励机制作保障,需要引领社会昂扬向上的标杆榜样。通过褒扬和传颂这些“中国好人”,恪守良知、秉持公义、坚持梦想、奉行大爱的“中国好人”精神种子正在慢慢生根、开花、结果,在这种褒奖和激励“中国好人”的过程中,广大社会成员自身也受到激励,使效仿“中国好人”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追求。(作者:张卫明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网站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