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乳源:用好“加减法”答好“民生卷”
时间:
2021-07-06
来源:
广东文明网
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采取“五加五减”方法,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心,升温提质,打通了县镇村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县域区域镇域经济发展等三个“最后一公里”,化解了群众急难愁盼大量的问题与困难,畅顺畅通了民情民意民心等。经过党史学习教育,乳源瑶乡新气象、新风貌、新风尚层出不穷。
文明新风(钟华摄)
志愿 宣讲 线上线下全覆盖
为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乳源县委组织了100支志愿者1000多人的宣讲队。组建的“头雁”宣讲队、“五老”宣讲队、“金喇叭”宣讲队、“金鸪鸪”文艺宣讲队、红领巾宣讲队等队伍,分赴100多个村寨,依托革命遗址遗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小广场、小公园、小舞台,采用普通话、瑶语、客家话等语言,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进行宣讲。宣讲遍及瑶乡村寨,覆盖全县。统计表明,宣讲授课400场次,受众2万人次。
少数 多数 引导系统学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乳源抓住“关键少数”,以少数带着学、带动学、宣讲学、专题学、观摩学等的形式,打通了党史学习的最后一公里。即县党政领导带着乡镇(科局)干部学,乡镇干部带着村居干部学,村干部带党员学,党员带着群众学,形成了一级带一级,一层连一层,层层推进的良好的党史学习氛围。
据了解,自今年3月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乳源300多处级科级干部,分赴全县各党委(党组)、支部开展党史专题讲课600场次;专题培训基层党员80余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800多次,培训党员干部8900多人,为基层党员党史学习教育打开新局面,开辟新途径。
医药学专家现场为瑶汉群众看病治病送药(李巧 摄)
红色 基地 激发奋进力
为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载体,乳源县委、县政府积极用好红色资源。在具体实施中,认真挖掘1931年2月红七军转战乳源的红色故事,先后在大桥镇铁龙头村、岩口麻竹头村、一六镇乐夫村、必背镇半岗岭村等11处革命遗址设立了红色教育基地;摄制了纪录片《追源—乳源人民救护红七军伤病员的悲壮历史》、编制了歌曲《红军哥》、编写了书籍《乳源红色故事》等,依托“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
民情 实事 提升幸福感
为全面了解乳源社情民意的真实情况,全县乡镇、县直机关等单位,开展了“大走访、大调研、大讨论、大排查、大总结、大发展”等活动,采取“民情夜访、民意夜谈、民声夜听、党史夜读”等方法,300名处级科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深入群众,共开展调研活动5000次,梳理饮水、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办实事项目1189个。已办理了600多项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一批又一批得到解决。
志愿服务队伍授旗仪式现场(钟华 摄)
办实事 减少群众难题
据了解,乳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切实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开展“个十百千万”活动,成立了“理论先锋队、科技振兴队、文明服务队”等10个志愿服务队伍。围绕一个主题,十个服务项目,党员进百村入千户,服务万名群众为重点,使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得如火如荼,至6月底,为群众解决了100多个生活上的难题,使乳源瑶汉群众的生活难题得到大幅减少。
在党史学习教育民意调查中,看病难看病贵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为化解这一难题,该县县委政府根据瑶汉群众需求,设立乳源瑶医瑶药文化街,专门免费为瑶汉群众看病,开放时间至今年9月结束。在实施过程中,邀请国家、省市县30多名医药专家义诊。义诊时间为每周六,特殊时间除外。从瑶医瑶药文化街开放义诊以来,为1500多名群众免费看病治病,得到瑶乡百姓称赞。
办实事 减少群众纠纷
在党史学习教育学习推进中,乳源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等活动,采取民情夜访、民情夜谈、民情夜议的方式,架起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铺设党群干群关系的“同心路”,描绘党群干群关系的“同心圆”,对全县各行业、各领域、各战线问题,实施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调解调处一个个问题或一起起矛盾纠纷,畅通了社情民意,不仅减少了群众纠纷,还有力保障了稳定团结。从今年3月至6月底,全县化解群众160多起矛盾纠纷,得到群众肯定称赞。
(乳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赖南坡 马万里 李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