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残垣断壁,破败不堪,如今整齐统一,修葺一新。站在韶关市区东堤中路,你会感受到历史沧桑的凝重和老树绽新芽的萌动。尽管修复的暂时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也能让游客领略到百年东街这条粤北名街昔日的荣光。
从风采楼旁经过曲江园进入环小岛绿道,则又是另一番景象:这里红砖铺地,绿道蜿蜒,树木成荫,偶有奇石伴着红花绿草点缀其中,移步易景,让人轻松惬意,心旷神怡。
随着一个个城市提升项目的推进建设,城市提升规划的蓝图正在逐步变成现实中的美图。这种美不仅体现在城市外观上的焕然一新,更体现在城市宜居宜业的内在功能完善上。
绿化环境优美的韶城绿道。
从点到片——以市容市貌提升韶城吸引力
随着韶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入,韶关提出了打造“善美之城”创建品牌的目标,这对城市的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众所周知,韶关是老工业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差,历史欠账较多,市容市貌是个短板,也是韶关建设善美之城,推进文明创建的瓶颈。如何弥补这个短板呢?加快推进城市提升工作实践给出了明确答案,城市提升完成了从点到片的实质性提升。
近年来,韶关围绕“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生态、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五大任务,用“和谐交通、惠民宜居、生态美城、双核驱动、智能韶关”五大理念引领城市建设,实施交通顺畅提升、城市功能提升、环境与景观提升、加快新城建设、智慧城市提升等五大工程。当初描绘的城市提升蓝图,目前正一步步地变成了现实,韶关的城市面貌有了可喜的变化,打造“善美之城”推进文明创建的底气更足了。
“农贸市场变好了,就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增加了市场的吸引力,可以引导更多的流动摊贩到市场,从而达到归行划市,规范商贩经营的目的。”浈江区城管执法分局相关负责人说道。市场及其周边一直是韶关创文的一个难点区域。随着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及周边小街小巷的整治完工,先后有38个农贸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市场周边面貌比以前有了巨大的改观。
与此同时,为提升市容市貌,韶关还实施了一系列工程,如充分利用空闲地、夹心地,在街头巷尾建立小公园、小广场,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改造三江六岸景观带等,这些项目让韶城脱去旧衣,换上了新装。
已经完工的百年东街整治修缮项目试验段(b段)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该项目完工,很多韶关人对这条粤北历史名街的记忆一下子被激活了,许多市民对后续项目充满期待,更为韶关成片城市“穿衣戴帽”提供了成功案例。
韶关市提升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韶关将按照市委全会部署的“风情小岛、韶关记忆”主题,重点保护和开发历史、民俗、人文元素,加快推进百年东街西二期和升平路立面改造工程,注重培育富有文化魅力的商业业态,打造特色文旅商业区。
“只有一把扫帚是扫不出文明城市的,只有加快实施城市提升工程,完善城市硬件设施,提升城市品位,才能让韶关市的城市面貌再上一个新台阶。”韶关市文明办的相关负责人说道。
据统计,2016年至2018年,城市提升项目完工达63项。其中,2016年完工24个,2017年完工24个,2018年已完工15个。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项目,方便了广大市民的生产、生活。很多市民都盛赞城市提升项目是确确实实为百姓谋福利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韶关市区交通整治见成效。
从硬件提升到功能完善——喜人变化让市民幸福感倍增
在韶关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针对城市提升工作,韶关市委明确提出了“三个转变”中要从硬件改造提升向城市功能完善转变。为韶城市民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宜居环境,这也是当前韶关城市提升正在努力的工作方向。
过去,进入夏季后,暴风雨不定期登陆拜访韶关成了一种常态。在韶关内涝点整治工程完工之前,“水浸街”“内涝”等词成了热词。工业西、鹅坑桥、南郊、芙蓉东路口等地方几乎“逢雨必涝”,市民经常用“出门看海”来自嘲。市区8个内涝点整治工程完工后,这种局面得到彻底改变。在近几次暴风雨中,韶关内涝工程都经受住了考验,内涝点整治区域没有发生大面积、长时间积水的现象。
硬件改造提升向城市功能完善转变是韶关城市提升的重要改变,尤其是在韶关完成小岛片区截污管网工程后,韶关老城区主次干道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改头换面”。从去年以来,韶关在市区范围内实施主次干道的“白改黑”工程,有34公里城区道路路面混凝土换沥青。记者获悉,今年还有一批道路要“白改黑”,届时,沥青路面年内将基本覆盖市区的主次干道。
“路面宽敞平整,车辆走起来不打滑了,损耗更少了。”司机都不禁发出了赞叹,道路更美观、更整洁、更安全了,这是绝大多数市民对道路交通的深切感受。
近日记者路过武江区向阳小区看到,小区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不仅路面变整洁变宽敞,还增建了休闲广场。绿树下,有些居民在喝茶纳凉,有些居民在三三两两聊天,还有些则在打牌,大家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居民邱老伯告诉记者,以前小区到处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则到处积水,加上房子破旧,居住条件很差。改造后小区道路铺了沥青,下水道也通畅了,路灯也明亮了,小区环境变好,居住得十分舒心,市民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实惠。
城市建设的喜人变化,更深入地改变着韶城群众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向阳小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改造后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加强,很多居民主动担任楼长,自觉维护小区秩序。居民乱扔垃圾的少了,损毁公物的现象少了,邻里间吵闹打架的少了,整个小区都变得和谐了。该工作人员说:“完善设施,加强管理,让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增强了。”
“按照‘共建、共享、共治’原则,引导市民参与小区管理,以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和社区治理体系,是小区改造后的必要步骤。这种模式我们还将推广到以后小区改造中。”武江区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韶关北江亲水平台。
从财政投入到市场手段——城市提升吹响攻坚冲锋号
城市提升工程不仅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作为山区市,我们财力有限,而城市经营确实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城市提升项目建设大幅提速。完工项目15个,去年同期完工6个,同比翻番。开工项目35个,去年同期开工项目17个,同比翻番。此外还有在建项目53个,前期项目82个。
“这么多项目,如果单纯依靠财政投入,难免捉襟见肘。”韶关市提升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树立经营城市理念,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利用市内市外资源,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多方式、多层面参与城市建设,才能保证资金的充盈。”记者了解到,浈江区、武江区市政今年2个ppp项目包成功入省财政厅项目库,总融资额约100亿元。
韶关市提升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城建设一方面要加快城市主体的建设步伐,一方面也要加快城区公共服务功能和商业配套功能的完善。根据韶关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韶关将积极推进韶州文化广场、新城体育公园、市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和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等重点公共项目建设。“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新城会展、高档酒店、大型商业综合体、人才公寓等商业配套建设,以不断增强芙蓉新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
据悉,今年以来,韶关城市提升工作思路也有了质的飞跃,从单纯的项目谋划转变为片区谋划,按照控制性项目、骨干性项目、配套性项目科学安排。上半年重点做了小岛片区、大韶州公园片区、芙蓉山北部片区、莞韶园 芙蓉新城片区、曲江片区等的谋划。这些谋划,为高质、高效地推进城市提升打下了扎实基础。来源:韶关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