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聪济。潘俊宇 摄
“我们廖家三代为红七军师长李谦等革命英烈守墓,我觉得是一种义务和责任,今后也将继续下去。”广东省韶关市乐昌梅花镇居民廖聪济坚定地说。
只因80多年前的一个托付,当时住在粤北大山深处的廖文成(廖聪济的爷爷)肩负起了照看红军将领李谦之墓的责任。从此,廖家祖孙三代人始终把这座红军墓当成自家祖坟,悉心照看。日前,笔者走进梅花镇,听红军守墓人廖聪济讲述为红军守墓的感人故事。
坚守
当成自家祖坟悉心照看
从距湖南仅20多公里的韶关乐昌梅花镇出发,再往湘粤交界的大山前行,山路十八弯,笔者再步行约半个多小时山路,才来到了廖文成祖孙三代守护红军墓所在的老屋场村民小组石子坝。
跟随廖聪济的步伐,沿着廖家泥砖房旁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小路再往里走,便来到了廖家人守了80余年的红军将领李谦之墓的原址。不远处是当地政府于上个世纪中后期为李谦修建的新墓,水泥墓碑依旧矗立着,上面的字迹依稀可辨。
40多岁的第三代守墓人廖聪济告诉笔者,廖家人把李谦墓当成自家的祖坟来照看。在廖聪济遥远的记忆中,从童年开始,每年的中秋和春节,家里人都要来此祭拜。
据廖聪济介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深居大山的廖家人时常陷于生活困窘中。这里地处高寒的石灰岩山区,石多土少,土地贫瘠。童年时的廖聪济,时常与饥寒为伴,糙米饭、地瓜、玉米、芋头是一年四季的主食,苦斋、艾叶、蕨菜、竹笋等野菜便是菜肴。“曾经一年到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次肉。”廖聪济说。但廖家人始终坚守在山里,守护着李谦墓。
讲述
重伤红军在廖家养伤
据史料记载,1931年,由邓小平任前敌委员会书记的红七军经过乳源、乐昌、仁化后进入中央苏区,到达乐昌梅花村。在部队到达的第二天,就遭到国民党湘粤军4个整团兵力的包围,双方展开激烈战斗,邓小平、张云逸亲临前线指挥,共歼灭敌军1000多人,红军将士700多人负伤或牺牲。在战斗中,李谦指挥部队英勇反击,连续打退敌人的8次进攻,后来不幸壮烈牺牲。
梅花街上的老居民林土生曾回忆说,这支队伍的官兵们没有向老百姓要衣索食,宁愿蹲在屋外房檐下也不进屋。他们没有军背包,子弹袋里也没有多少子弹,有的战士甚至还身患疾病。林土生的父亲林金炳知道他们是红军后,便杀了一头猪给他们吃,没想到他们给了林金炳25块大洋。
1931年2月的一天,廖文成家中突然来了3名年轻的红军。他们看上去很疲惫,其中一名军官的腰部、腹部受了重伤。“爷爷说,当时天气很冷,雪还没化,受伤的红军说要在我家暂住疗伤。”廖聪济说。
廖文成安顿这3名年轻的军人在自己家里住了下来,但大山里缺医少药,加上那年冬天特别冷,受伤红军的伤势迅速加重。“不到半个月,他就在我们家里牺牲了。”廖聪济说。
在出发寻找部队前,另外两名红军战士告诉廖文成,牺牲的军官真名叫李谦,年仅23岁。他们留下了一支钢笔和一张字条,字条上简要记录了李谦在此疗伤的经过,并且恳请廖文成看护好李谦的遗骨。
受红军托付,居住在石子坳山上的廖文成便将李谦的遗体掩埋在自家屋旁。由于怕暴露,那时廖文成不敢给烈士刻碑文,并对外称是自家的祖坟。
李谦后人:
“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
为永远缅怀红七军革命烈士,2005年3月,乐昌市决定兴建红七军革命烈士纪念园。2009年3月,纪念园建成。2009年,全国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部门在对红七军梅花战役临时指挥部旧址“莲花祠”的普查中确证了李谦烈士墓的所在,廖家三代人孤守红军墓数十载的故事才进入公众视野。
2010年12月,李谦的遗骸被迁葬入纪念园。就在由多支“步枪”簇拥而成的红七军烈士纪念碑的左侧,李谦烈士与当年曾经血洒粤北大地的700多名战友,英灵重聚。
廖聪济一家也随着李谦烈士墓一起迁出深山。而今,廖聪济已成为红七军革命烈士纪念园的管理员,每天不仅继续守护着李谦烈士的英灵,也一同守护着血洒粤北大地的700多名烈士的英魂。
“红军那时候这么艰难都过来了,我更要传承红军精神,不畏艰难。”廖聪济说,“现在儿子还小,如果他将来愿意,我希望他能接我的班,把这个岗继续站下去。”
李谦后人们曾来过梅花镇。当时,他们经过艰难的攀爬,终于到了廖氏家人居住的土屋。当他们看到李谦简陋而工整的坟头,以及清贫而淳朴的廖家人,李谦烈士的侄孙女李婷等人不禁湿了眼眶。
在祭拜完李谦后,李谦烈士后人又来到了廖文成的坟前祭拜。李婷对廖聪济说:“这么多年,辛苦你们了,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南方日报记者 王聪 通讯员 潘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