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联盟广东站-九游会国际

惠州计划3年内完成299个农贸市场改造
时间: 2022-10-13      来源: 南方日报

  “市场环境变好了,我们都愿意来逛一逛……”看着市场里整洁的地面、周边有序的环境,在河南岸骡子湖附近住了近10年的刘叔竖起了大拇指。随着惠州市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的推进,老旧、脏乱的农贸市场陆续换上了新模样,环境好了,买菜的人多起来了。

  农贸市场是城市的基础民生,也是文明城市的重要窗口。今年以来,惠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全省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心系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全市140家农贸市场提质升级,补民生短板,完善市民的城市生活,深化文明城市内涵。

  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行动计划,全市299家农贸市场将在2024年全面完成提质升级工作,守牢老百姓的“菜篮子”。

  农贸市场变漂亮了 买菜成了生活消遣

  农贸市场是城市的微观窗口,是市民的“菜篮子”,是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场所,很多市场都有着城市发展的印记,见证着市民生活的变迁。

  惠州部分市场运营时间较长,基础设施和环境不佳,面对市民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和电子商务等新形式的出现,加速推进农贸市场提质升级成为共识。这是守护群众饮食安全、展现城市文明的要求,也是市场完善客户消费体验、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

  “来市场买菜的人越来越少,商户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惠城区河南岸骡子湖片区中心市场负责人罗晓东在采访中直言,团队研究分析了影响市场经营的各类型要素,如市场环境、消费习惯变化、电商、疫情影响等,认为提质升级是重中之重。

  他介绍,河南岸中心市场1998年1月投入使用,至今已运营20余年,长期服务周边几万街坊群众。“现在的消费环境和市民的购物需求与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真正留住客户、吸引客户。”他表示要全面升级市场环境、完善停车等配套,让市民在买菜的同时也是一种消遣。

  在市场门口,采用铝板翻新的外墙立面现代感十足,标牌装饰整齐划一;在市场内部,台桌顺次排开,购物走廊明亮通透,肉类、蔬菜、海鲜等分类整齐……记者近日走访时看到,中心市场的硬件环境和外部形象全面升级,每一个摊位都悬挂着“溯源 支付 食安有保护”二维码,市民扫码后,商家信息、档口货物检验信息等一目了然。市场设立的电子屏动态公示着市场价格和快检信息,让市民放心消费。

  在蔬菜区经营青菜档5年多时间的马女士表示,环境好了,客人回来了,烟火气更旺了。

  与河南岸中心市场一样迎来环境蝶变的还有桥东的文岭新街市农贸市场,通过全面的升级改造工程实施,市场展现出了新面貌。市场外围的铝膜幕墙气势十足,内部的台桌井然有序,装饰设计精巧鲜明,周边停车配套也变得宽敞便利。

  “以前买菜是买完赶紧撤,现在市场就跟超市一样,逛一逛也是一种休闲。”在附近中心水岸城居住的李小姐认为,市场提质升级改善了自己的购物心情,以前农贸市场给人的印象是脏乱,现在漂漂亮亮的,购物体验感好了,自然就愿意多来这里消费。

  河南岸中心市场、文岭新街市的改变并非特例,随着广东省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在惠州的深化落实,全市299个农贸市场都在加快升级改造进程,汇聚城市烟火气的农贸市场正成为惠州文明新风的新窗口。

  激励市场主体参与 破解改造资金难题

  “农贸市场虽小,紧系民生;‘菜篮子’不大,关乎健康。”惠州市政协委员、市建筑业协会会长黄光欣介绍,市民每天都要买菜做饭,提升市场环境就是守住群众的饮食健康。

  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智慧市场监管平台,提升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全过程监管,全力守护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速落实全省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工作部署,全力推进提升农贸市场提升,强化饮食安全成为发力方向。

  “今年内将对140家传统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使市场颜值和内涵得到双提升,让农贸市场变成惠州城市生活的亮点。”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宇浩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局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好做实,以小市场推动城市品质大提升。

  记者注意到,根据该局发布的全市农贸市场改造计划,从今年起至2024年,惠州将在3年内对全市299家农贸市场进行再整治、再提升,三年改造任务分别为140家、98家和61家,其中今年要完成140家已列入2022年民生实事。

  改造任务下达,但改造起来并不容易。

  “市场不同于商超,对应的摊位都是小商贩,改造起来投入大,但租金难涨,投资很难得到明显的收益和产出。”一名在惠州从事农贸市场经营工作多年的知情人士称,做市场运营的都知道要改造环境,与时俱进,但要企业真的投入是很难的。

  钱从哪里来?这成了惠州农贸市场提质升级工作中最突出的难题,尤其是部分设施陈旧、运营能力匮乏的老旧市场,改造成本高、经营能力差,客户分流严重,企业更是难以应付。

  怎么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规范管理科科长古信标介绍,市民的饮食安全不能将就,该关停的市场就得及时关停,引入市场资本进行新建升级。他介绍,该局通过调研分析,“一场一策”精准推进,围绕“升级改造一批、整治提升一批、关停新建一批”思路,优胜劣汰,优化新建,推进全市农贸市场优化升级,让市民购物更便利、环境更优质。

  在资金难题破解方面,惠州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资”模式,激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在深化国有农贸市场改造的同时,县区政府积极落实财政奖补措施。例如,博罗县以市场改造面积为基准给予50万至200万元奖励;仲恺区按投入改造金额50%,且每平方米800元以内标准给予资金补贴;惠东县设置3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革命老区镇市场改造。

  与此同时,基于城市产业和人口持续增长的红利,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市场资本陆续加快布局城市“菜篮子”的脚步。在博罗罗阳,惠州智慧农贸市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投资逾2000万元的惠州首个智慧农贸市场已投入使用;在惠城河南岸,惠州市大众实业有限公司投资800余万元打造的首家“菜小丁”系列市场将投入运营。

  探索治理长效机制 保持市场良好环境

  市场资本的注入加快了全市农贸市场的改造进程。

  古信标介绍,按照计划,今年内全市将完成140家农贸市场的改造,截至9月底,全市应改造的项目动工率已达87.86%,河南岸中心市场等26家市场已完成改造,正在组织实施验收工作。

  “农贸市场是人流、物流集散地,改造提升后日常的维护管理更重要。”作为全市首家智慧农贸市场,惠州智慧农贸市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古学生介绍,企业在深圳有多年的市场运营经验,随着惠州市场的正式运转,在深圳的管控体系将移植过来。

  惠州农贸市场整治工作也在综合推进,成体系、统一的全市农贸市场综合治理建设和管理规范正加快制定。“相较于硬件设施的变化,软件的提升更加关键,市场只有高效管理好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良性运转。”古信标介绍。

  如何在管控层面发力?他表示,该局作为全市农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牵头单位,正加快制定全市统一的农贸市场综合治理建设和管理规范,一揽子解决农贸市场长期以来缺乏规范标准指引的问题,同时统一制定验收标准,农贸市场改造完成一个、验收一个、评星一个,保障改造工作都能保质保量得到落实。

  全市农贸市场示范样本的带动作用也在不断强化,通过将全市农贸市场精细划分为商超型、建成区标准型、非建成区标准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型四种类型,系统制定农贸市场综合治理建设和管理规范,陆续打造了首家商超型农贸市场——惠州智慧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了河南岸中心市场、文岭新街市农贸市场、三新农贸市场等一批老旧市场,树杆立标,引导后续市场的高质量和高标准改造,全面提升老市场的整体功能、环境、品质和活力。

  在市场的日常管理层面则加快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的探索。一方面结合改造提升工作的开展提速试点建设“惠州市食用农产品溯源平台”工作,依托“互联网+监管”把严居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全面推广应用智慧管理平台系统,实现菜品溯源和信息一键查询,让市民便利消费、公平消费。

  “在智慧平台搭建的同时还将不断深化常态化监管,压实市场开办方和经营户主体责任,确保干净整洁不止一时,而是成为常态。”古信标表示,该局将持续重点开展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经营行为、消防安全及周边秩序和流动摊贩整治等综合治理行动,合力整治农贸市场及周边“脏、乱、差”突出问题,为群众营造干净、卫生、舒适的市场环境。

  根据新城建设、城市新片区的需求,古信标介绍,该局当前正与市自然资源局、市商务局等部门沟通,推进市场布点规划优化和市场管控立法工作。

  ■特写

  智慧农贸市场 带给市民全新体验

  记者近日走访了市场位于博罗县罗阳镇怡景路的全市首家智慧农贸市场。

  从远处看,如果不是显眼的招牌,橙黄的钢挂外立面和整齐的沿街商铺很难让人将其与农贸市场联系起来,在建筑整体风貌上反而与商超等综合商业体建筑更为接近。

  走进市场,入口处的电子显示屏非常显眼,上面动态显示着市场交易额、食品检测结果、客流量等信息。档口桌台依次排开,水果、蔬菜、海鲜、粮油等分区鲜明。每一个档口都配备了智能电子秤和显示屏,一户一码,移动支付、溯源查询等功能都能及时查询。在市场转角处设置有巨大的触摸屏查询机,滑动手指就能查询当日菜价、商户信息等各类市场信息。

  “市场那么大,通过这个机器可以提前查询和选择好要买的商品和商户,确定了直接过去买,挺方便的。”正在滑动手指选择菜品的徐女士告诉记者,“每天下班前孩子的奶奶就会把大家想吃的东西发给我,一下班过来快速选好直奔相应的档口,这是全新的买菜体验。”

  市场的运营方惠州智慧农贸市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古学生介绍,智慧农贸市场是集肉菜副食品、日用品批零购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市场,今年6月初开始运营,共计有530个档位,能提供约300个停车位服务。

  “一方面应用智慧电子系统管理模式,实现所有产品溯源和信息公开;另一方面完善市场配套体系,停车配套及流动商户引导等都经过科学规划和实践。”面对记者的疑问,古学生解释了市场取名“智慧农贸市场”的原因。

  依托该智慧农贸市场,博罗县还试点在市场门口原规划做停车场的区域建成100多个摊位,划定为自产自销农副产品服务区,无偿提供给农户销售自产产品,引导市场周边农户规范摆摊、规范经营,缓解城管执法部门压力。

  “菜小丁”连锁 让市民购物更便利

  在惠州农贸市场升级过程中,除了企业自身市场的升级进程加快,还出现系统建设市场、助力市场布点完善的“菜小丁”模式。近日,位于河南岸片区惠远路附近首家“菜小丁”建设落成试运行。

  记者近日走访市场看到,市场台桌整齐划一,街市划分为不同的经营类别,相同类别业态独立运营。在家禽消费板块,前来购物的刘先生认为设计很巧妙。“每个业态板块相对独立,尽管隔开运营看起来空间没那么大,但是买菜更舒服,市场更干净。”他介绍。

  市场运营方惠州市大众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罗文理介绍,“菜小丁”是企业投资800余万元兴建的高规格小商贩疏导中心,项目建筑面积3249平方米,规划的商铺和摊位共150个,是涵盖蔬菜、鲜肉、河海鲜、冻品、水果、粮油及餐饮等全业态的综合市场。

  他介绍,目前这是首家“菜小丁”,企业未来还规划在江北、水口、古塘坳、三栋和火车西站多个新片区建设“菜小丁”连锁模式的系列市场。“公司在河南岸下马庄、中医院旁规划的两家‘菜小丁’地块,土地进入平整和报建流程,其他区域也正抓紧推进地块租赁工作。”罗文理表示,“菜小丁”系列市场将从源头上解决普通市场脏、乱、差等问题,助力城市农贸市场布点的进一步优化,为新兴城市片区的市民生活提供便利。

  ■观察眼

  农贸市场提升需统一规划

  全市299个农贸市场在未来三年内全部改造完成,市场环境迎来大变样,将极大地改善市民购物体验,便利城市美好生活。

  然而,这种改变仍只聚焦于既有市场布局的城市片区,对于近年城市扩容进程中的新城片区,农贸市场的规划则稍显滞后。笔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同于河南岸、麦地、桥东桥西等老城片区,金山湖、马安、惠博沿江路等新兴城区鲜有市场布局。

  在守牢市民“菜篮子”和补民生短板进程中,除了全面提升现有农贸市场品质,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还应该加大部门之间的协同力度,在城市专项规划和顶层设计层面完善布局,在新兴城市片区科学布点,更有效地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

  与此同时,针对当前市民消费习惯和购物环境的变化,主管部门需科学引导农贸市场应对互联网电商的冲击,在主导市场硬件升级和管控机制优化的同时,深度调研各个市场周边市民的消费需求和配套情况,优化配置资源,提升市民的购物体验。

  在规划新建市场过程中,各政府部门和投资企业应调研客户的真实需求,系统考虑市场购物动线、停车设施配套等综合需求,打造新型智慧农贸市场;提升现有市场落后的配套设计,统筹周边智慧停车场等公共资源,提升市民购物体验;在电商环境下,市场各主体应加大市场智慧平台的对接和应用,提升市场的综合服务能力,通过平台精准对接客户需求,精细配送,进一步满足市民多样化的购物需求。

  (来源:南方日报)




网站群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