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长者“老有所为”,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做文明城市建设的“宣传员”;“社区能人”发挥余热,为辖区居民开展公益培训;“艺珠海”“艺术点亮人生”等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进城市地标及公园……在海滨城市珠海,文明之风正以各种“浪漫”的形式吹进群众生活中。
近年来,珠海市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优质文化项目、现代文明风尚走进千家万户,不断培育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用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盘活“沉睡”资源
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34个
红白相间的外立面、宽敞平整的院子、设施齐全的健身房、舞蹈室及烘焙屋……在珠海市人民医院旁,一栋建于1982年的水泥房屋经过重新装修,旧貌换新颜。
这是香洲区红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议事协商、文娱活动、志愿服务等功能一站式提供。
“我今天来这里做手工,平时也会约着老朋友到健身房锻炼。”东哥是社区常住居民,在他看来,实践站不仅给居民带来了丰富的活动,还让邻里关系变好了。“以前场地不足社区居民之间交流少,现在我们经常一起参加活动,凝聚力更强了。”
这是珠海实现区、镇(街道)、村(社区)中心(所、站)全覆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珠海市整合利用市民艺术中心、文化活动场所、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盘活利用旧祠堂、旧粮仓、旧学校、旧建筑等闲置场地,物尽其用。
珠海高新区鸡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鸡山社区历史建筑松鹤唐公祠改造而成,群众既能参加活动,也能了解鸡山历史;斗门区红星村将幼儿园旧址改造为红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供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金湾区金海岸社区将小区售楼部改造为300平方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改善活动场地……
目前,珠海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3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基地)800余个。不仅建成“15分钟文明实践圈”,也同步实现区、镇(街道)、村(社区)中心(所、站)全覆盖,文明实践阵地网络越织越密。
“好声音”讲正能量
让文明实践活动“出圈”
基层宣讲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珠海市建立“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宣讲矩阵,成立党委讲师团、社科专家宣讲团、百姓宣讲团等140多支队伍,开展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
在斗门区,针对村民白天务工,晚上空闲的特点,“理论夜校”将宣讲时间安排在傍晚茶余饭后,结合文艺表演吸引村民关注,用理论宣讲引发群众思考,用答题有奖鼓励认真听课等方式,引导村民参与活动全过程。目前,“理论夜校”已成为群众欢迎、方法可行、成效显著的“金字招牌”。
在金湾区,“金湾有理 礼在身边”系列活动将理论宣讲从企业园区开到了田间地头。宣讲主题从瓜果书香到九天揽月,通过言行有礼、出行有礼、养犬有礼、露营有礼等活动,引导群众文明新风尚。
有了扎实理论,还需结合实践。珠海积极打造文明实践特色品牌,让文明实践活动“出圈”,让群众成为文明实践主人公。
在香洲区梅华街道敬业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范邻里客厅”成为居民“解疙瘩”的首选去处。作为梅华街道首个社区调解工作室,团队成员包括有多年社区调解经验的“社区能人”范良杰,以及社区志愿者、社区民警、社区驻点律师等。成员们利用掌握的法律及调解知识,组成小分队为街坊服务。
据悉,为了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敬业社区精心策划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发掘“社区能人”,走出一条“文化惠民——文化聚民——文明议事”的路子,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工作同频共振。
促进多方“牵手”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100%结对共建
激活、整合、下沉、共享……一直以来,珠海链接各类资源,结合各文明实践阵地活动需要和群众需求,逐步推进区域间资源下沉及共享。
夏日炎炎,用电安全隐患增加。珠海高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高新区文明办、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联合开展“安全用电人人知·事故隐患处处防”安全用电科学普及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供电局工作人员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及分享电网维修故事,来引导大家安全用电。
在桂山镇,万山区文明办联动10余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集市活动。在理论政策宣讲摊位前,志愿者们向海岛居民讲解民政政策、文物保护、文明旅游等知识;法律服务志愿者针对居民生活工作中常见法律问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医疗健身志愿者队则为海岛居民提供常规体检服务、用药咨询建议等。
类似的活动已成为常态。珠海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与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相结合,统筹调度各级各部门资源,常态化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大类文明实践活动。
目前,珠海市各级文明单位与2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已完成100%结对共建,以“1 1>2”的聚合效应,推动文明实践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形成共建共享、互促共赢的工作格局。
跳转链接: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