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联盟广东站-九游会国际

既要“以文化人”又要“以文化城”
时间: 2024-08-20      来源: 南方日报
  8月16日至20日,南国书香节圆满举行,在这个炙热的夏天,留下了一个迷人的背影。过去几天,笔者也和书友们一道,参与了一场庞大的“精神赶集”,体认既密集又松弛的“书式”生活。
  如果说,阅读是文明的标尺,那么一场以阅读为名的盛会,也是一座无形的文化地标。已逾而立之年的南国书香节,始终与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足音同频共振,它丈量着城市的高度,铭刻着改革的印记,已然深嵌于日常生活之中。前不久,《2023“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品牌传播影响力报告》发布,“书香岭南”阅读品牌影响力全国第二,作为“文化名片”的南国书香节,想必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怀有对塔尖的向往,才能造就成金字塔。”8月17日晚,《花城》45周年暨第八届花城文学奖颁奖典礼揭开帷幕,17部获奖作品惊艳亮相。去年3月,花城文学院落定羊城,广东文化界再逢盛事,如今又迎高光时刻,期待开启下一个精彩:延续先锋、开放、包容的“花城”气质,不断“向南”而新,打造筑巢引凤的湾区之窗、润物无声的精神家园。携从“高原”迈向“高峰”之姿,与栖居在此的市民亲密拥抱,可谓是更高维度的“贴地飞行”。
  这就是文化空间的魅力所在。即便看书可以一键触达,但“现场”的意义从未消解;即便“文学被边缘化”的声音不时响起,但“灯塔”的力量始终坚挺。徜徉于书香弥漫的展馆,总有一些片段令人动容:当不似预期的天气也没挡住逛展热情,当轮椅少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独自穿行,当十岁半的女孩举起小手向名家提问,当外地书友风尘仆仆地拉着行李箱参加活动……有一种“爱阅之诚”,无关身份、年龄、地域,只要愿意捧起一本书,便总能与文化不期而遇,和惊喜撞个满怀。
  这便是全民阅读的具象表达。从在《流浪地球》中仰观宇宙之浩瀚,到在春秋中追寻人生的磊落,再到在《史记》中对中华文明抱以温情与敬意……书香节不只是读书,各种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流,不断地延展着时空的边界。那些不约而同的掌声、心领神会的相视一笑,也在将素不相识的人们迅速拉近。事实上,在这样的深度对话中,城市本身也得以被重新认识——作家马伯庸透露,创作《食南之徒》的灵感来源,源自此前参观南越王博物院时看到的南越木简。从“江南人”慢慢变成“岭南人”的作家葛亮也表示,“越熟悉岭南文化,越想为它做点什么。”由是观之,这片有着天然多元性的土壤,不愧为一个故事富矿、一片文艺沃土。
  这更是文化强省的生动缩影。广州国家版本馆、广州艺术博物院、花城文学院、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近年来,广东以卓越的文化地标建设带动文化建设,高品质文化供给不断丰富。再以本届书香节为例,设立521个分会场,举办2000多场重点活动,均创历史新高。既要“以文化人”又要“以文化城”,这份“到书香节去”的自觉,同样源于多年浇灌。虽然日用而不觉,但一旦冠以“全民”的名义,其乘数效应便不可低估。
  以书会友,以节为媒;静水流深,你我共沐。在日前的分享会上,作家麦家说,作家应该是一个精神运动员,他要不停去摸高。南国书香节的使命,大抵也是为城市“摸高”,让精神文化的力量更加立体。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