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住院不能超过15天,否则无法医保报销”“服用头孢后喝酒问题不大”……这些话题可能很多人都看到过,乍一看是新闻,但实际是谣言。近日,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联合中国科协科普部发布《2024年度上半年社会民生领域网络辟谣榜》,澄清了10条群众关切的社会民生领域谣言。
从心理学上看,谣言之所以易于形成并被普遍传播,是因其根植于人性,善于迎合大众心理、情感和利益诉求。谣言研究专家尼古拉斯·迪方佐指出:“我们通过传播信息,来化解恐惧和未知。”过去,谣言传播一般受物理条件限制,破坏力仅局限于特定范围、特定群体,但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其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量更大、影响面更广,危害性也更为突出。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从辟谣榜公布的案例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自媒体蹭热点、博流量。比如“我国社保基金全都交给外资机构管理”“贵州‘中国天眼’变成‘垃圾场’”等,都是彻头彻尾的网络谣言。一些自媒体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用毫无来由的一段话、一张截图、一个视频,配以夸张的描述、耸人听闻的标题,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流量。此类谣言肆意撩拨公众情绪,故意制造社会恐慌,不仅突破了道德底线,也涉嫌违法犯罪。
还有一些网络谣言,背后是赤裸裸的诈骗犯罪。比如一些伪装为“红头文件”的邮件或快递,声称可以扫码领取“个人劳动补贴”“乡村振兴扶贫补贴”,以及收到“国债发放通知书”便有机会申请提款288万等,实为不法分子精心炮制的骗局。还有网友收到“etc绑卡过期需重新验证”的短信,背后实际上是有职业团伙专门利用电信诈骗手段实施信用卡犯罪。要以这些网络谣言为线索,拔出萝卜带出泥,深挖严打组织者、领导者及幕后“金主”等。
健康领域是谣言的重灾区。其中,日常饮食最容易生谣,比如“自热米饭是塑料做的”,和“棉花肉松”“塑料紫菜”等如出一辙,属于凭空臆想和捏造,故意夸大和渲染,尽管屡被辟谣,但每隔一段时间就卷土重来。还有“每多做一次ct,患癌风险增加43%”“低浓度阿托品可以预防近视,人人都能用”等,看似专业,实际破绽明显、漏洞百出,也屡屡在朋友圈带起喧嚣。这固然反映了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同时也折射出很多人的媒介素养相对较低,缺乏对网络信息的质疑意识和判断能力,需要打击伪科普和虚假医疗知识,净化健康科普信息传播环境。
不被谣言先入为主,就要用真相先声夺人。网络谣言跑得很快,而及时公开信息、回应关切,有几分证据就公布几分,就能让权威信息跑在谣言前面。今年1月,网上出现“教育部最新公立教育改革试点方案,实验区将实行缩短学制、取消中考”等不实信息。教育的每一项教学变化都很重要,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发展为谣言,教育部第一时间辟谣,给大家吃下了定心丸。针对“单次住院超过15天医保不能报销”的网络传言,国家医保局专门作出回应,以准确事实放大正面声音,充分证明了挤压谣言传播空间,就得让辟谣来得更快一些。
谣言也止于智者。面对网络谣言,广大网民要加强自律,理性冷静分析,对于有疑问、耸人听闻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言论不要胡乱转发,切莫让自己成为网络谣言的推手。
跳转链接: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