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乱扔垃圾等问题;深挖自身文化特色,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文化之都”佛山,以建设心灵美、风尚美、环境美、人文美、产业美的“五美”乡村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五大行动,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深化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让文明之风吹进佛山广袤农村,浸润每一个人的心。
人居环境整治有新方法
将美丽乡村画卷写进现实
“车水马龙繁华处,小桥流水有人家。”以此形容南庄镇吉利村当今之美,最恰当不过。绿树环绕的村落里,干净整洁的街巷交织出一幅宁静致远的乡村诗画,一个既充满现代商业气息,又洋溢古朴风情的村落缓缓映入眼帘。
去年,禅城南庄吉利村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由村干部、村主任带头,以小视频、专题报道等宣传推广优秀村小组和村民积极开展整治的事迹,带动村民共同参与取得良好成效。
对于乡村来说,“乱扔垃圾”是人居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吉利村安排治安网格员采取“白天常态巡查,夜晚重点巡查”的方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在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曝光。有力的管理监督,让村民纷纷对不文明行为说“不”。
另一方面,吉利村还在辖区内全面开展垃圾桶定点投放、垃圾分类亭改造提升工作,方便村民对生活垃圾正确分类,让村民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此外,兴建1座用地面积约390平方米的垃圾压缩站,进一步提高垃圾运送效率,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
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过程中的难监管、易反弹、难管理等问题,开发ai算法和智能发现系统,把ai技术与乡村治理融合,该系统可对车辆违停、占道经营等多个问题场景进行 24小时不间断跟踪。
如今,吉利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美丽乡村再显新颜,村民幸福感也越来越强。“以前村里有些地方又脏又臭,村民都不敢走过去。现在好了,整条村都变得干净卫生,大家觉得真的好,个个都支持环境整治。”村民陈伯说。
吉利村只是佛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佛山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创新办法推进人居环境治理,在禅城区,每个季度都会开展一次红黑榜评比,对在人居环境整治中表现突出的红榜村、先进村进行表彰,构建“比学赶帮”的比拼舞台,对人居环境取得成效的村居给予真金白银奖励;南海区、镇、村三级联动发力,开展农村厕所、污水治理、垃圾治理、三沿一口景观整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三线整治、田头棚整治、城市精细化管理八大工程,打响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的人居环境整治先行攻坚战;顺德通过加速拆违与推动“四小园”建设,用“绣花功夫”点缀美丽乡村画卷,提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高明区通过村居结对帮扶,区镇驻村单位、应急队员下沉一线等方式,聚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行动;三水以头号力度推进,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了人居环境“红黑榜”镇街互评机制等,营造领导干部带头、人人参与、村村争先的良好氛围,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和美乡村”示范样本。佛山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管理不断迈进……将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写进了现实。
深挖乡村文化内涵
谱写乡村文化振兴新篇章
在环境变美变好的基础上,佛山各村纷纷找寻自身特色,挖掘本村文化,谋求发展。在禅城石湾镇街道的黎冲村,村道宽敞平整,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现代民居和谐融合,近年来,该村围绕状元文化、廉洁文化等文化底蕴,在“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中走出了文商旅融合新路,昔日的城中村正蝶变成“城中景”。
史料记载,广东曾出过9位状元,佛山占了5位,其中2位便出自黎冲村,“状元村”也成为了黎冲村最耳熟能详的标签。
立足“状元村”这一特点,黎冲村近年投入约4000多万元对全村的3个市级文物和10多个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并将状元村文化、简氏兄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创设出融合佛山商贸文化、慈善乡风、陶瓷雕塑等于一体的文旅新空间。同时,黎冲村还将伦文叙故居原址打造成状元文化馆,总建筑面积为2300多㎡,设置茶馆、历史展馆、文化活动室等,展示简文会、伦文叙两名状元事迹以及黎冲村历史文化。
经过几年的活化,黎冲村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以前破旧的居民自建房成为各种艺术家抢滩入驻的文化宝地,为村落带来了新的活力。如今村里的出租屋入住率越来越高,民居和周边铺位的租金也都实现了翻番。近几年村集体收入也实现每年超10%的增长。
黎冲村是佛山乡村文化提升的其中一条“样板村”。佛山近年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推动村镇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成果显著。就在上个月,高明区和三水白坭入选广东省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省级试点,就是最好的证明。白坭镇充分利用沙围村、三巷村等岭南特色古村落,重点建设了聚贤楼、西江河鲜美食街、七彩花田、创意良仓、西江院子、桃源三巷等项目,开发古镇休闲半日游、沿江文创一日游、文创古镇两日游等旅游线路,形成“游古村、品文化、逛花田、尝美食”的旅游新风尚,节假日观光旅游人气高涨。2017年以来,共计吸引游客超400万人次,文旅产业实现收入超20亿元。
此前,南海也入选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其以水为脉,联动山湖、江岛、古村古迹、墟市桑田、历史文化街区、产业园区等城产人文资源,开辟以岭南文化为主题的水上游览线路,创新发展水经济、水旅游等乡村文化产业,成功举办南海大地艺术节,盘活乡村资源,构建乡村文旅产业人才体系,激发乡村活力,推动非遗资源“双创”转化,大力推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咏春拳、醒狮、端午叠滘龙船漂移、南海西樵大地艺术节、塔坡庙会、四季村晚,“村ba”、村超、村晚、广场舞大赛等各项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自办民俗文化活动持续火热,成为了佛山城市的文化名片,既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接下来,佛山将积极提升一批乡村文化空间,推动村镇文旅融合发展,不断为乡村发展输送精神养分。
积极推进移风易俗
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
在禅城石湾镇街道里水村,一场红白理事会宣讲活动正在开展,倡导村民破除旧俗陋习。该村在2022年12月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让村民群众在日常中深刻理解到移风易俗知识及其意义。红白理事会成员还带头践行相关规章制度,在全体村民中传播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的文明意识。自理事会运作以来,村民慢慢改变了过往铺张浪费的习惯,将厉行节约的观念深植,走向了新的文明社会风气,自觉营造乡村文明新风尚。
里水村的做法只是佛山积极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剪影。近年,佛山着力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如高明区以“一约一会一榜”为抓手,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工作的监督机制,逐步实现移风易俗常态化,组织“唱响高明”“荷馆长”“画说高明”“送戏下乡”等文明实践文艺服务队丰富活动供给,深入弘扬乡风文明,让群众在参与实践、潜移默化中成风化俗。
佛山还通过积极倡导喜事新办、婚事简办、文明节俭办丧、节地生态安葬、文明低碳祭扫等举措,大力推进婚丧领域移风易俗,在乡村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文明乡风深入人心。
跳转链接: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