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联盟广东站-九游会国际

和美乡村换新装 文明乡风扑面来
时间: 2024-08-20      来源: 南方日报

  “家门口打理‘绿美庭院’,鸡鸭养在‘农家小苑’,村子环境变美了。去文化驿站看书,公园散步,生活好不幸福。”沙琅镇村民刘伯说。

  去年11月,全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即村庄清洁行动、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行动、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行动、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行动、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治理行动。

  近日,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在茂名召开,再掀“五大行动”热潮。电白结合辖区内镇村实情,学习建设经验,在环境面貌、文化生活、文旅产业、移风易俗等方面持续发力,农村风貌焕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当文明之风劲吹乡村沃野,沙琅镇琅西村、尚塘村,观珠镇沙垌村、葛山村,麻岗镇坑内村,岭门镇海坡村等村庄亮点频频,“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乡村发展蓝图徐徐铺开。

  美环境 保洁维护常态化 夯实村庄清洁成果

  走进沙琅镇尚塘村村委会田心坡村,一群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正打扫树下落叶。他们动作熟练,分工明确,有的挥动扫帚,有的清理杂草,还有的用铲子铲平泥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这棵樟树两个成年人张开双臂都抱不过。虽然落叶多,却是历史的见证。”正在扫落叶的张阿姨停下手中的活,指着最大的一棵树说,大家经常会来打扫卫生,守护好古树。

  该处古树群名为“田心古园”,有樟树、酸枝、雅榕、蒲桃树等百余棵树。由于缺乏管理,有些古树周边杂草丛生、杂物乱扔,夏季常有蛇虫出没,没有被及时打理。

  尚塘村发动村民,清理古树周边杂草、垃圾,又刻石碑、铺石路、砌凉亭,还请专家为古树挂上“身份证”,专人保护和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古树群的面貌焕然一新。昔日破败的景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整洁有序的绿色空间。

  古树换新装,是尚塘村环境整治“小切口”,既有对历史的尊重、传承,更调动了村民参与村镇清洁行动的积极性。

  “以前村里的卫生环境并不好。”尚塘村党委副书记黄全发说,村干部带头搞卫生,成立志愿者队伍,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大规模行动。

  村干部发现,村民其实有着垃圾入篓意识。于是尚塘村增多垃圾桶的投放数量,优化分布密度,并安排专人按时按点进行垃圾清运,让村庄内垃圾堆积不过夜。

  “村里每户人家都有一名志愿者,积极参与村里的重大活动。草长得快时,志愿者主动参与除草;落叶多时,他们清理树叶……”黄俊杰说,尚塘村有志愿者900多人,积极参与村庄清洁、公益活动和社会治理工作,成为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

  有一年除夕夜,那霍镇水石村村里的垃圾在路边堆成了小山,造成交通拥堵。看到如此情形,水石村党委书记肖明钦暗暗下定决心整改。

  “看到垃圾,就要第一时间把它收好放进垃圾桶。”肖明钦以身作则,并严格要求村干部,“村民看到了,也会自觉养成习惯。”

  水石村鼓励村民互相监督,村里曾多次发现垃圾乱放现象,村委会找到“罪魁祸首”后,按村规民约要求乱丢垃圾的村民协助管理垃圾收集点,让违规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参与到村庄环境的维护中来。水石村村民在村庄清洁行动中展现出极高的热情,在创建美丽宜居村的基础上,常态化维护村庄卫生,让其变得更加整洁美观。

  提风貌 村居建设标准化 统筹规划农房布局

  农房风貌是地域特色的重要体现。改善和传承农房风貌,不仅是对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的塑造,也是对文化的传承。

  走进沙琅镇琅西村,巷道宽敞整洁干净,两旁的民居整齐排列,米黄、灰白墙砖层次分明,客家文化元素与岭南风貌融入其中。房屋前后,“绿美庭院”随处可见,花木婆娑,绿意盎然,“四小园”标明责任人,果蔬茁壮成长,具备现代气息的房屋与周围自然景观和谐相融。

  琅西村村干部介绍,在行动过程中,坚持政府统筹与尊重民意相结合,规划先行与节约集约相并重,示范创建与传承创新相协调,强化农房规划建设管控,提升农房风貌水平。

  “我们委托广东省规划院编制了典型村建设布局,围绕打造吸引流量的特色名村、区域体育文化名片以及沉香全链条品牌等核心目标进行细致规划。”琅西村党委书记蓝惠斌说。

  农房换上新衣。琅西村对旧房墙体进行统一粉刷,喷绘客家特色文化、乡村振兴宣传标语、新发展理念、村规民约等。目前,琅西村墙体绘画面积达1000平方米,展现乡村的新内涵、新气象、新风貌。

  2021年,琅西村完成危房改造工作。近年来,琅西村加强农房管控,坚持“一户一宅”原则,做到“先规划、后建设、先审批、后用地”,突出客家特色与岭南风貌的融合,引导农户对农房进行统一审批建造。

  “村里房屋布局合理,屋前大路笔直不绕弯,为公共设施建设腾出了更多空间。”蓝惠斌说,琅西村融入乡村振兴幸福镇村示范带建设,建设多元化文化、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并进行了乡道扩大化、黑底化和路灯安装等工作,满足了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了村庄整体环境。

  “这是《琅西村村规民约之农房管控篇》,大家建房子要按照‘规划、标高、立面’的原则。”村干部给村民发放手册,并将农房管控要求纳入村规民约中。目前该村已完成农房风貌提升80栋。

  乡村农房怎么盖、风貌如何提升?电白实施“二十四字”方针,即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带图审批、现场办公、管好工匠、管住材料。

  “盖房看似规矩多了,实际上把材料准备齐全,从镇政府受理到领证反而更规范、更快了。”岭门镇海坡村村民王叔说。

  从师傅带徒弟到专业老师指导,今年年初,黄岭镇组织开展了乡村建筑工匠培训班,通过授课和实操等形式为70名乡村建筑工匠集中“充电”,以培育乡村建设人才,助推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和保障乡村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一系列举措,让电白乡村农房建设不仅在外观上协调统一,而且在建房效率、功能和质量上也得到了提升。

  强里子 场所组合普遍化 广拓乡村文化空间

  夜幕将至,坡心镇红十月村五星广场上已是熙熙攘攘,远望可见粤剧戏台正在搭建之中。广场与坡心好心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串联起文化场所,一到傍晚,那里便立刻变得热闹非凡。百姓大舞台上,一出出经典的粤剧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红十月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和红色资源丰富,孕育了众多杰出人才。该村的自然村高圳车村是李灏的故居,其旧居曾是中共茂电信工委和电白县党组织秘密进行革命活动的关键地点之一,同时也是中共高州地委的重要活动基地旧址。

  “七一前后,每天都有几批次单位带人前来参观学习。”高圳车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馆长郑耀说,利用乡村空间“红色阵地”,红色文化融入群众生活,乡村文化空间有了红色基因。

  除了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红十月村还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通过提升服务效能、丰富活动载体内容等形式,积极整合妇女儿童之家、青年之家、社工服务站等阵地及人才资源,开展文化宣传、家庭教育讲座、妇女儿童服务、返乡青年创业指导等活动,为群众提供学习和交流平台。

  “春节以来,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一片,每周举办活动不少于4场,除了传统文艺,还有篮球比赛等。”红十月村党委书记李海英说,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促进了村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营造出欢乐祥和氛围,不断激活乡村文化活力。

  电白镇村通过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让乡村文化阵地“活起来”,让乡村生活“动起来”,让基层群众“乐起来”。

  在岭门镇海坡村,除了整洁美丽的村居外观,村内的精神文化建设同样引人注目。海坡村拥有一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112平方米,内设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培训室、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此外,还建有戏台、灯光篮球场、户外健身广场等,为村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乡村群众在15分钟内就能享受乡村文化生活。”观珠镇葛山村村干部说,村庄科学规划,改进乡村文化空间设施,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场所资源,打造文化活动中心。在此基础上,配备娱乐健身设施、书籍、乐器等,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电白建设疍家墟新型文化空间,融合海洋文化、俚人文化、疍家文化等形式和内涵,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还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了解和体验,近距离感受特色文化的魅力。

  促兴旺 挖掘特色本土化 融合走深村镇文旅

  “早就听说过电白是‘中国沉香之乡’,这次来到观珠镇沙垌香街,果然是名不虚传。”一名前来购买沉香礼品的游客说。

  街道两旁,一家家沉香店铺琳琅满目,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沉香香气。店主招呼着客商和游客,展示着他们精心挑选的沉香原料和制作精美的香品。

  2022年,沙垌香街的改造与提升工程被提上日程,打造具有特色的街区景观,提高商业运营的品质。同时,电白规划“国色天香文旅综合体”,通过聚集产业链和商业,加快城乡融合和乡村休闲购物旅游一体化发展。

  以前,沙垌村民沉香种植多,但对其附加值开发认识不足。沙垌村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沉香产业从单一的种植、加工向种苗培育、产品研发、文化旅游等多领域拓展,形成了集沉香种苗培育、种植加工、产品生产、文化展示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治安环境及完善的功能服务必不可少。沙垌沉香街先后开设了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开发了商贸出口、研发检测、研学一体、民宿旅游等新产业,设立了治安联络站,探索沉香产业品牌化引领、园区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融合化发展“五化发展”新模式。

  如今,沙垌香街里不仅有沉香商铺,还有沉香大饭店、沉香体验馆等,形成了众多以沉香为主题的丰富业态。其旅游休闲服务场所已有9家,吸引了多家旅行社前来洽谈合作,推动文旅康养、“三产”融合发展。

  “沙垌村将融合沙垌沉香主题服务区规划建设4a级景区,包括沙垌游客服务中心、沉香街、沉香九游会国际的产品展示中心、沉香主题民宿等,打造彰显沉香文化特质的商农文旅融合打卡地。”沙垌村一名村干部说。

  立足当地“土特产”,产业兴旺带火一条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开展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行动的重要目标。

  走进麻岗镇,多彩是其底色。三色硬化路宽敞平坦,“来兮田园”颇具诗意,周边绿树繁花交相辉映。白马村革命文化旧址掀起红色游热潮,100多个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成为电白区各级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致敬革命英烈的“打卡地”。

  说媒,香篆沙龙、簪花打卡……今年“五一”,疍家墟人流如织,尝美食,阅光影,游长巷,好不欢快,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

  疍家墟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文旅商特色深度融合,新业态催热渔村“美丽经济”,打造“微度假”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电白还以疍家墟为其中第一游玩点,依托广东省滨海旅游公路茂名段,海边景点串珠成链,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育新风 移风易俗多样化 种下“喜树”结出硕果

  遵守村规民约,嫁娶、祝寿、升学、开业等不大操大办、无收受高额彩礼和礼金行为,每次加10分。在村中搞封建迷信活动,每次扣10分……树仔镇旦海村实行积分制,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成为群众共识。

  “每月积极发动村民参加厚养薄葬、文明婚俗和文明祭祀等移风易俗主题活动,累计获得的积分,可以用于兑换物品。”树仔镇党委委员梁晓聪说,旦海村内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村内乡风愈加良好。

  积分奖罚调动村民积极性,营造全民参与氛围。从面上看,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

  走进沙琅镇琅西村,可见不少人家门口挂着“最美家庭”“绿美庭院”等牌子。沙琅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文明示范户”“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打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培养基”,以文明家风涵育文明乡风。

  在沙琅镇尚塘村,红白理事会共协助群众简办红白事50余起,帮助群众节省开支达50余万元。电白以红白理事会为抓手,推动各村庄对本村群众反映强烈的铺张浪费、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问题及时进行整治。

  有好事,种棵树。5月20日,30对青年夫妻在陈村街道白石村共同种植一片“同心林”,一人手扶树苗,一人填土,合力种下了50棵香樟树,以弘扬喜事新办、婚事简办的文明新风。

  在电白,“同心林”“喜事林”挂上身份牌,升学种树、“添幼孙种树”,“有喜事来种树”写进了不少村庄的村规民约中,将该活动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结合,厚植绿色文明新风尚。

  以树寄情,体现了移风易俗的仪式感。“婚姻登记 文旅”则在此基础上,更增多样体验感。

  电白南海婚姻登记处设在疍家墟内。今年七夕,疍家墟举行结婚登记集体颁证活动,10对来自电白的新人们领取爱的证书。却扇礼、合卺礼、结发礼……传统婚礼仪式与海洋现代浪漫结合,擦亮电白婚姻登记品牌。

  婚姻登记机关建设与经济发展、旅游度假相融合,电白打造婚俗改革助力“甜蜜经济”发展新模式,让群众体验了更省心、舒心、优质的婚姻登记服务。

  电白还将乡村体育、非遗展演与乡风文明习俗融合,组织开展“村ba”“非遗进墟市”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赛事。

  今年2月,树仔镇平岚村踢响新春足球赛,村民纷纷喝彩“颜值高”;7月,麻岗镇首届“多彩麻岗杯”村ba激情开战,22支“草根球队”拼搏角逐;望夫镇“村ba”、小良镇广场舞等比赛和活动在电白大地遍地开花。

  一场场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不仅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带来活力与欢乐,更成为凝聚村民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纽带,构建睦邻友好的和谐镇村。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