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广东省江门市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通过做好“加、减、乘、除”法,优化乡村文化空间布局,丰富直达基层的文化供给服务,培育文明乡风、焕发文明新气象。
做好设施“减法” 优化乡村文化空间布局
每天清晨,台山市端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开门,不少村民就会带着小朋友到此“充电”学习。这里将农家书屋、侨史展览、人才驿站等阵地资源整合贯通,建成乡村一体化综合文化场所,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明需求。
这是江门做好设施“减法”,优化乡村文化空间布局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门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统筹整合优势,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壁垒,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原则,上下联动、左右互动,让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融起来”“活起来”。
谢创故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通过“图文展示 专题展览 巨幅浮雕 多媒体手段”的方式吸引群众。
“我们坚持将传统文化融合到乡村空间打造之中,突出地域特色,引发情感共鸣,让乡村文化空间更加集约、更显本真、更有品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开平为例,当地充分利用丰富的碉楼、传统祠堂、红色遗址等历史建筑资源,归并整合,突出“乡愁记忆”,打造了17个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成为村镇文旅的重要展示点、服务点。
布局好乡村文化空间之后,如何破解 “流量”不足难题?江门有妙招:潮流包装点亮乡村文化空间,用时尚创意引“流量”,根据新时代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文化生活需求,优化提升、创新打造新型文明供给空间。
塘口镇先锋天下粮仓书店文明实践点。
比如,在城乡打造了30多个集合城市形象、党史教育、红歌k吧、农家书屋、文化茶咖于一体的文明小屋,成为当地群众学习理论、休闲小憩、充电赋能的理想场所,也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点。又如,塘口镇先锋天下粮仓书店文明实践点,因独特的空间设计吸引大批群众参观、消费,今年上半年逾40万人次进驻打卡,跃居全国先锋书店乡村店榜首。
做好供给“加法” 丰富乡村文化空间文化服务
音乐党课在新会区沙堆镇独联村文化活动中心开展。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8月8日,一场主题音乐党课在新会区沙堆镇独联村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伴随着悠扬旋律,主讲人陈晚翠将音乐艺术与改革开放实践有机结合,带领大家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意义。
负担减下去,服务提上来。近年来,江门坚持做好供给“加法”,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空间文化服务。
打造“碉楼下的党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突出通俗化,理论宣讲有声有色。江门坚持用群众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的方式打通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开启“文化 志愿”服务模式,推行“文化 理论”的宣讲形式,全域推广“艺术党课”,其中“音乐党课”开发“点单式”特色课程60余节,线上线下累计开课640余场次,覆盖党员群众超131万人次。“艺术党课”线上线下传播覆盖党员群众近500万人次,获评中国政研会2023年度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碉楼下的党课”获评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
江门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我们的节日·七夕”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做好协作“乘法” 唱响新时代文明实践“合奏曲”
台山台城街道桂水村“无负今日”书房开展阅读活动。
近日,一个下雨的清晨,记者穿过闹市,来到位于台山市台城街道桂水村的“无负今日”书房。这间充满侨乡特色、古色古香的书房,吸引着八方游客。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社会企业在江门地区捐建且入列“无负今日”书房的第42座公益“悦读馆”。
“无负今日”书房遍布城乡,成为江门城乡时尚阅读的新空间。图为小读者在“无负今日”书房(台山中心图书馆)阅读。
乡村文化空间建设不是“独角戏”,需要各方协同合作。在运营方面,江门创新投入方式,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参与其中,让乡村文化空间有效运营的“难点”变成服务群众的“亮点”。市委宣传部统一规划打造“无负今日”书房建设,在统筹政府帮扶资金的基础上,撬动了爱心企业捐建了42座“无负今日”书房,就是其中的一个做法。
线下,分批分层推动各级文明单位与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结对率100%,培育了“涉农产品质量科普 粤菜师傅培训”等典型项目。同时,实施省内首创的“文艺结对”新机制,联合省文联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推动“广东音乐家新时代文明实践薪火站”落户江门,开展“兴侨都文化 育时代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将文艺志愿服务送到最基层、送到群众身边。
线上,以“数字赋能”推动多维度共建,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双联动”模式,建立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志愿服务线上“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的闭环,推动各类志愿服务资源覆盖农村(社区);搭建“江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慕课平台”,通过打造“指尖课堂”,实现“一地授课多地共享”的效能倍增;打造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无负今日•文明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品牌,推出24期线上宣讲视频,吸引超75万人次观看。
做好旧俗“除法” 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又积累了不少积分,我兑换一包‘红心大米’!”开平市塘口镇宅群村的老党员方学忠拿着一本“积分存折”来到该村党群服务中心兑换奖品。宅群村创新发放“积分存折”,把纷繁复杂的村级事务标准化、具体化,激发了自治活力。
为移风易俗积极家庭兑换奖品和发放流动红旗。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农村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江门将深化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做好旧俗“除法”,破除陈规陋习,同时利用好乡村文化空间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飞檐翘脊,雕梁画栋,气势恢宏……重修后的新会区大泽镇莲塘村龙母庙保留了传统建筑之美,极具传统文化气息。据了解,莲塘龙母庙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经过重修后,成为了莲塘村的公共文化新空间。
活化利用宗祠文化,盘活宗祠文化空间,是莲塘村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深挖宗祠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莲塘村大力传承好家风、传递正能量,让宗祠成为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传播文明乡风家风、村民议事论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基地,焕发“宗祠文化 文明实践”的新活力。
恩平市石联村“乡村共建积分超市”开展“行动换积分,积分促文明”文明积分兑换活动。
恩平市恩城街道石联村坚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设立“积分超市”,并成立村级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诚信家庭、小积分兑换“大文明”等活动,依托文明实践站开展乡村趣味运动会等文艺休闲活动,制定奖罚措施,鼓励村民参与到环境整治、文明劝导、矛盾调解、应急抢险等各类村级公共事务中。
……
在江门,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文明新风正如一股清流浸润着这片广袤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