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联盟广东站-九游会国际

文明花开新时代 德美湛江展风采
时间: 2018-12-13      来源: 广东文明网

 

2018年9月20日,湛江开发区2018年第三届社区文化节开幕。 殷翊展 摄

 

美丽的湛江湾。 郎树臣 摄

 

“文明与法同行 共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暨普法宣传教育活动7月1日启动。 殷翊展 摄

 

2018年9月30日,湛江市举行中学生诗歌朗诵比赛。 殷翊展 摄

 

改造后的赤坎区北桥市场。 李波 摄

 

湛江奥体中心美丽的道路。 杨迅 刘科 摄

  文明花开,香满港城:“德美”湛江,沁人心脾。

  经过不懈努力,湛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中蔓延和扩展,人民群众在自觉参与、携手共建中不断收获幸福感和安全感。“创建为民、共建共享”由理念变成现实。

  湛江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郑人豪表示,我们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总抓手,凝聚起湛江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磅礴力量,形成全面创建新格局和行动自觉。湛江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的具体实践,作为检验湛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主要标准,作为展示湛江“重要发展极”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成效的重要舞台,坚定信心,增强定力,扛起时代责任,坚决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描绘德美湛江时代画卷,让文明幸福之花在湛江绽放。

  实行“包联包创”凝聚力量高位推进

  文明城市创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领导带头推进,干部担当作为,全市长期坚持。

  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开局之年。湛江市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检验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抓手,高位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发出号召:面对全市人民的强烈期待、美好愿望,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坚定信心,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汇聚全市力量,扎扎实实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

  为此,湛江市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一把手工程”,明确实行“包联包创”工作制度,市四套班子成员、市直各单位全部挂钩县(市、区)、街道和社区,实行网格化包干。市主要领导经常率队调研、检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纷纷来到“包联包创”点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各区县党政主要领导把创文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从组织领导、条块结合、资金保障、责任奖惩等方面,最大限度调动整合资源向创文使劲。

  湛江市还调整充实市创文办工作力量,工作人员增加到50多人。加大创文投入,5年来投入创文、巩卫资金46亿多元;加强宣传造势,开设“创文点赞台”“创文曝光台”“红黑榜”等多个栏目,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特别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创文包联包创分工安排方案》《创文工作考评与奖惩暂行办法(试行)》和《创文问责暂行办法》,形成了市、区县领导和单位分别挂钩街道(镇)、社区(村)包干落实任务,社区(村)网格化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格局。

  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湛江坚持问题导向,实行每周一专题督查督办,并将督查通报上报市四套班子领导和各区县。对中央和省测评反馈的问题,要求各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并适时组织回头看回头查。市创文办会同第三方测评机构,今年以来两次组织对全市1900多个点进行测评考核,所有考评成绩均以红黑榜形式在报纸和电视上公布,在全市创文工作会上通报,对排名靠后的单位实行问责。

  为凝聚起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磅礴力量,湛江把创文行动真正落实成实实在在的惠民行动。该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老百姓关注的社保、卫生、教育、医疗等热点难点问题,从大事着眼、小事着手,每年都坚持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实施“十大民心工程”,用心用情用功办好民生实事。近年来,全市78%以上的财力用于民生建设,先后完成了市区39段河渠截污整治;建立了80岁以上老人普惠型高龄津贴制度;在全国率先实施城乡大病保险制度;改造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206所,新建扩建9所市区学校;升级改造农贸市场45个;实施518个医疗卫生升级项目等,真正做到了“创建为民、共建共享”,推动形成了全民创建新格局。

  目前,湛江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已经成为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推动湛江全面振兴的重要精神支撑。

  开展环境整治夯实文明创建基础

  绿水青山、蓝天碧海、整洁靓丽,是湛江引以为豪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

  近年来,湛江市把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最坚实的基础,大力开展“畅城”“洁城”“美城”等“三城”行动,增强市民认同感,提升城市凝聚力。

  开展“畅城”行动。湛江市大力实施市域现代快速立体交通升级换代大会战,全力推进文明交通提升工程,严厉整治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不按道行驶、不佩戴安全头盔等交通陋习,市区交通秩序不断改善。

  开展“洁城”行动。湛江市着力开展公共场所文明创建和背街小巷、主次干道以及城中村环境卫生治理,并对流动占道经营、门前“三包”、小广告清理等开展专项督查。今年来,共清理乱张贴乱涂写约24万张(条、处),清理卫生死角1195处,卫生环境持续提升。

  开展“美城”行动。湛江市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湛江大行动,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新建森林公园19个、湿地公园1个,完成23条道路绿化升级改造;实施市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拓改增工程,市区道路亮灯率达95%以上,打造“一湾两岸”优美风景线。同时,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今年前三季度,湛江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排名第一。

  同时,湛江市针对农村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70%的实际,把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破除陈规陋习激发村民文明意识、传承优秀乡俗文化提振村民文明行为为重点,统筹推动市、县、镇、村“四级联创”,形成全域文明创建新格局,让文明新风吹遍城乡。目前,廉江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县城提名资格,雷州、吴川、遂溪、徐闻加快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特别是,湛江持续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以开展特色乡村创建为切入点,加快推进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涌现出徐闻乌港村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同时,深化文明单位和文明校园创建,推动创建工作向基层和两新组织不断延伸,市区文明校园创建覆盖率达100%.创建了全国文明村镇10个、省级文明村镇38个、全国文明单位13个、省级文明单位54个。

  擦亮特色品牌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湛江市以特色文化为引领,不断擦亮“海洋文化”“传统文化”“好人好报”“军民共建”四个品牌,升华文明创建,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带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湛江,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因海而优、因海而美、因海而兴,“海洋文化”是湛江最大的品牌。该市连续6年成功举办“中国海洋第一展”——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2018中国海博会共吸引72个国家、240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专业观众超过5万人次,普通观众达50万人次,签订合作交易意向金额1100多亿元,展览规格规模创历史新高。通过举办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等国际展会,既彰显了湛江作为滨海城市的特色,擦亮了湛江的海洋文化品牌,又有效展示了湛江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提升了湛江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湛江市充分挖掘雷州半岛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在“魅力中国城”等平台,大力展示湛江醒狮、人龙舞、雷州换鼓等雷州文化精品,擦亮传统文化品牌,进一步增强了湛江人民的文化自信。

  “好人好报”是湛江市的又一个文明品牌。在湛江市道德模范方阵中,有坚持连续31年自费慰问50多位在敬老院生活的老人的80多岁“广东好人”李桂;有勇闯火海、舍身忘死营救老人的冯燕爵;有组织各类公益活动200多次,志愿活动时间长达700多小时的助人模范孙海英;有扶贫济困足迹遍及雷州数百个村庄,为众多贫困家庭办实事解难题的退休干部张宾……一个好人就是一面旗帜、一道风景。他们用凡人善举构筑道德高地,用燃烧的激情传递时代新风,用大爱真情凝聚成文明担当。他们托起了湛江人的高度,也温暖着湛江人的世界,凝聚起湛江人对精神文明的共识。

  近年来,湛江市评选了七届95名“湛江好人”、100名“最美湛江人”和20名湛江市道德模范(含提名奖),其中40人入选“广东好人”、1人入选省第一届“南粤新乡贤”、8人入选“中国好人”、3人入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好人好报”案例入选“粤治”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优秀案例,“人人争当好人”逐渐成为湛江市民共同的价值取向。

  湛江作为我国重要的驻军大市,是我国南海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和综合保障基地,“军民共建”有着优良传统。该市充分发挥优势,将“军民共建”文明城纳入双拥工作重要内容,在台风等自然灾害面前尽显军民鱼水情,湛江市连续5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荣誉。

  聚焦“五德”建设“德美湛江”大放异彩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中,湛江市广大干部群众深刻体会到,创文需要文明规范的制约与引导,需要文明理念的内化与生长,需要突出价值引领,打造思想道德高地,让精神文明之风培育更多道德模范。

  为了让“德美”滋润湛江大地,湛江市制定《关于打造“德美湛江”文明创建品牌的工作方案》,以“五德”建设为重点,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加强“政德”建设:市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加强政德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公德”建设:制定实施《湛江市文明公约》《湛江市文明二十条》,通过打造“我们的节日”活动品牌等方式,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业德”建设: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引导社会群众诚实守信、广大党员恪守职业道德。加强“美德”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机制,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加强家庭美德教育,林雪平等一批家庭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加强“品德”建设: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深入开展以“礼仪湛江”为主题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讲文明、有礼仪的良好风气。

  今年盛夏,在湛江街头发生了一件新鲜事,展现了湛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显著成效。一台装满瓶装饮用水的冰箱放置在赤坎立交桥拆建工地旁,免费供交警、施工人员、环卫工人等高温作业人员使用。有些刚做完运动的市民无意中喝了冰箱内的矿泉水后,马上去商店买来几瓶补上。好几位母亲带着孩子从超市采购一箱箱矿泉水,用小推车送到冰箱旁,让孩子将矿泉水一一放入冰箱。因为有爱心市民及时无偿补充,矿泉水始终是“齐装满员”,有效解除了高温作业人员的干渴。“爱心冰箱”成为城市文明的一大景观,为城市刷上了清爽鲜亮的底色。网民纷纷热议点赞:“一台散发丝丝清凉的冰箱,引发一串串爱心故事,一瓶瓶矿泉水成为涵养道德的涓涓细流,将汇聚成文明社会的辽阔大海。”“好一座‘爱心冰箱’,湛江人的大爱真情在这里汇集,湛江人的文明素养在这里传递,湛江的创文成果在这里呈现。”

  当前,湛江文明创建朝着更有温度、更有力度、更有活力的方向发展。《湛江市民文明手册》《湛江市文明二十条》等均以百万份的规模发放到市民手中。全市成立了志愿者服务联合中心,注册志愿者共38万余人、团体1100多个。在窗口单位、社区和景区普遍建设志愿者服务站点,形成了“周末义集”“情温湛江”“爱心送考”等志愿服务品牌;学雷锋志愿广场服务等已形成常态;全市各公园景点定期组织文明新风演出活动;全市建成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数十万人次在这里听课学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遍布湛江城乡,成为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和城乡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在湛江市区,文明公益广告遍布大街小巷、商场电子屏、大型广告牌、公共候车亭乃至出租车led屏上,满目皆是。

  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湛江人民逐渐拥有了美好的精神家园,湛江市的文明建设也迈上了新的高度。(来源:南方日报)




网站群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