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晚,在意溪镇文化活动中心,激情昂扬的舞蹈《阳光朵朵》拉开一场“文化 ”视觉盛宴的帷幕。当晚,融合了晚会、阅读推广、非遗摄影展、知识问答等内容的“文化大餐”送到了乡亲们的家门口,这是湘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多部门单位展开的一次文化走基层活动。
这场活动以“文化 ”形式开展,以文艺演出为主打,贴近时代、贴近农村、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是湘桥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传习新时代文化风尚的过程中,培育文明传习的新动能。
传文化习技能是文明实践也是文化传承
揉泥、拉坯、修坯……暑假里,在湘桥区西湖街道文化站,孩子们正围着工艺美术师佘勋荣,看着他手中红色的黏土渐渐变成茶壶,然后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茶壶;“咚咚锵”的锣鼓声在湘桥区非遗保护中心响起,孩子们正认真听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大锣鼓传承人陈育灿讲授潮州大锣鼓的敲打技巧,再跟着老师练习敲打大锣鼓……
持续至月底的“邀你学艺”欢乐营活动,分为非遗体验和文艺培训两大类,包含潮州花灯、麦秆剪贴画、潮州手拉壶等非遗体验10项12班,街舞、书法等文艺培训12项18班。这些文化体验和文艺学习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别样的暑假。
开课前,麦秆画工艺美术师郑烨娃向学生们讲明了初心,她希望孩子们在课堂里是一个“小小传承人”,走出课堂就是一个“小小传播者”,学习认识这门非遗,再把它分享传播出去。开班之后,许多原本对非遗一无所知的孩子和家长纷纷询问下一期开课的时间,这让郑烨娃深感欣慰。
学习技艺、传承传统文化,这不仅是本次“欢乐营”所要承载的功能,也是湘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所希望达到的一个目标——把文明实践融入文化传承,提高“潮文化”的传播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事实上,除了传统文化技能之外,湘桥区还举办了许多传习生活技能的活动,例如垃圾分类、防疫科普、健康养生等等。
日前在湘桥义安社区,湘桥街道义安党支部、义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协同莹莹辅导中心,在古城的唐伯元故居举办“垃圾分一分,社区美十分”的亲子活动,让孩子及家长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了解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提升环保意识。
传中习,习中传。“教会一个孩子,引导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义安社区党支部书记蔡燕萍说,家长和孩子学到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还能将这项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有热度更有温度是人文风尚更是城市品质
在湘桥,身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续不断,热度不减。
在这里的城与乡,一场场文化活动让大家感受“潮文化”的魅力:意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七一”专题灯谜会场活动,吸引了大量过往群众前来参与;在城南中英文学校,一场少年儿童的美术作品展在此举办;在桥东街道卧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抗日主题小公园独具特色,以史为鉴,以文化人带动乡风文明的提升;“走进新时代,唱响新湘桥——湘桥区文化走基层”活动,走进一个个乡村,带去了高品质的文化活动……
在“文化 ”走基层进意溪的现场,乡亲们点赞道,近期湘桥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刚刚举办免费培训班,现在又送来精彩的晚会、展览和时政宣传服务活动,既大饱眼福也了解学习到很多新知识。
这些热度高涨的文化活动深入到基层社区和村居,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充分吸引了群众热情参与。文艺晚会、曲艺表演、灯谜竞猜、科普集市、志愿者服务进社区、寻找最美家庭分享会等各式各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更是深得群众喜爱,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觉悟和文明品位。
有活动热度还有人文温度,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潮州人的文化风尚。“孩子别急,慢慢吃,这边还有水。”日前,潮州市2020年中考过程中,在城基中学考点门口,一名学生因赶时间早餐还没来得及吃,湘桥区太平街道南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闻讯后,赶紧递上了面包和水,同时祝愿他考试顺利。
疫情防控期初期,口罩成紧俏商品,金山街道工作人员联合志愿者们为孤寡、五保、贫困、扶贫对象里的独居老人等分发口罩等物资;在高温红色预警生效时,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和志愿者们,为环卫工人、城管人员、快递小哥等一线人员准备了一碗碗绿豆汤及解暑凉茶。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一份份送来的清凉里饱含着这座城市的温度。湘桥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拓展到街头巷尾、公园广场、茶馆客栈等群众集中的地方,将文明传习的便利、文化风尚的传承、志愿服务的温度传递给群众。
有看点更有内涵是身边小事亦是国之大道
“艾灸止痛祛寒湿,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天里,凤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湘桥区科协、宜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东省青草堂健康管理公司,在岭海明珠会所举办“与心灵相约 与健康同行”健康知识讲座,开展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科普活动,现场还为参加活动的居民免费贴三伏贴。
在湘桥,类似的有看点的科普活动还有很多,群众在家门口便能学习到相关知识。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以来,湘桥区不断宣传普及国家林业政策、法律知识、传播健康知识等。活动内容注重回应群众的期盼,活动形式新颖生动,不断拓展政策普及、科技传播的广度,努力让文明实践场所成为群众学习党的理论和科技文化知识的重要窗口。
从身边事到大国情的理论宣讲,让人深感其中的内涵。
从古城“微更新”项目切入,向古城区的居民群众讲通讲透关于传统文化保护、基层治理等重要阐述;从乡村环境整治入手,向群众宣讲党中央关于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战略等决策部署;通过组织扶贫专题实践活动,推动新时代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深入人心……这些理论宣讲的主题从群众身边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内容上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据统计,今年以来湘桥区共组织理论宣讲500多场次,政策科普活动200多场次。湘桥坚持区党政班子带头到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专题宣讲,并组建区文明实践宣讲队伍,建立“人才库”和“课题库”,不断提高理论宣讲和政策科普的广度和深度。
此外,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活动,还把话筒交给基层群众,把群众由听讲人变成宣讲人,从“小切口”入手“大主题”,通过“小故事”讲述“大道理”。日前,基层文化能人卢锦标在潮州古城区的双忠庙里,为街坊们讲述潮语道德俗谚的故事。这场百姓宣讲也拉开了湘桥区“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风”文明实践活动的序幕,该区在全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陆续开展相关活动。
运用符合群众口味的语言风格、内容形式,以及精心设计互动环节、接地气的科普宣讲活动,使社区村组、田间地头成为了大课堂,奏响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小家大国合奏曲。
■记者手记
“小行为”有“大功效”
从省级试点到全国试点,湘桥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工作探索中,取得一定成效,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在下一阶段的过程,如何将这些经验与成果做有效地梳理沉淀,并将之转化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常态做法,是湘桥需要着重考虑的内容。
努力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向规范化、常态化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甚为关键。
文明实践要注重回应群众需求,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各级文明实践场所的作用就此凸显,各种资源力量的整合是服务好群众的好方法。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传习不仅是要让群众从活动中“有所得”,更要激发他们“有所为”。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努力盘活群众力量,并让他们自觉加入文明传习中,成为文明实践的一分子,这也正是激发传习新动能的目标所向。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能自觉遵守文明准则,还能现身说法传播文明理念,进而引导他人。一个个“小行为”的汇集终将有“大功效”的回馈,一个个文明个体的付出和努力,将汇聚起一座文明城市。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苏仕日 实习生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