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蓝”“梅江绿”。
潮平两岸阔,文明一帆悬。
深冬的梅州,蓝天白云,梅江碧透,“梅州蓝”“梅江绿”“志愿红”频频亮相梅州人的微信朋友圈。漫步在城区干净整洁的道路上,熏陶在随处可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等内容的公益广告中;经过街道社区,感受着党员、志愿者“双到”进社区活动的热火朝天;驻足街头路口,体验交警指挥和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下车水马龙间的秩序井然……新年伊始的世界客都,到处都是诗画般的美丽画面,到处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到处皆回响着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
党员志愿者刘越畅(左一)、肖燕玲(左二)走进鸿都社区看望慰问低保户熊国胜。
文明交通志愿者在早上和傍晚两个时段负责在主要交通路口协助维持交通秩序。
党员志愿者和社工看望90岁老党员张善启。
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是梅州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我市自2017年4月正式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成功获得2018年—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三年来,我市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作为密切党群关系、完善基础设施、精细城市管理、提升市民素质、建设宜居家园的有力抓手,立足“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理念,坚持“四级联创”,落实“五级责任”,既外塑城市品位之形,又内铸市民精神之魂,做到了刷新“颜值”和提升“气质”并举。我市城市美丽度、社会治理度、市民文明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文明逐渐成为梅州一道靓丽的底色。
关键词 城市美丽度
完善功能,刷新“颜值”,拓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广度
说起梅江区新中苑小区,梅城人印象中浮现的往往是“脏乱差”的景象:路面坑洼不平,墙体斑驳脱落,管线错综交织,污水四处横流,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美观。2019年8月,作为我市首个开展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小区,新中苑小区改造正式启动,并于当年12月完成一期试点项目建设。记者近日走进该小区,只见沥青路面干净整洁,外立墙面粉饰一新,停车线规划有序,雨棚独具客家特色,公益广告制作精美……说起变化,小区住户竖起大拇指纷纷点赞:“生活环境彻底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大家发自内心感谢党和政府。”
新中苑社区一期改造完工,老小区旧貌换新颜。(吴腾江 摄)
新中苑小区的变化只是我市加大投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缩影。作为山区市,我市底子薄、基础差、欠账多。为此,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我市注重将文明城市创建标准融入城市提升项目中,以重点工作为导向、以具体项目为牵引,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整合起来,投入到城市发展最需要、老百姓需求最迫切的地方,使创建工作与城市中心工作同向而行。此外,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成员也包片挂点,到一线调研督导工作,解决民生实际问题。于是,一项项暖人心的“民生套餐”相继出炉,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落到实处。
建设重点民生项目。谋划实施“十个一批”城建民生事项,完成了新峰桥至205国道“生命通道”、百岁山郊野公园、罗乐大桥等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打通富都路、正兴路连接客都小学和打通人民南路、怡景豪园至乡树园等“断头路”。通过升级改造公交站亭,规划建设人行天桥、停车场,提升城区亮化绿化美化工程等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截至2020年9月,改造新建了23条市政道路、4座人行天桥、28座交通信号灯、32座公交站亭(其中22座为港湾式公交站亭)、5座停车场。
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新中苑小区一期改造完成后,2020年,新中苑(二期)、凤尾园、勤力苑和虹桥安全文明小区等23个老旧小区列入梅州城区第二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预计投入资金9165万元,截至2020年底已投入1821.38万元。目前,梅江区新中苑一期、勤力苑和梅县区县属宿舍小区已完工。
三年来,全市41位挂点市领导共督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445次,41位挂点市领导、48位挂点区领导、72个挂点市单位、116个挂点区单位、10个镇街和72个社区共计投入资金1.21亿元。
关键词 社会治理度
精细管理,提升“气质”,提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精度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绝非一朝之功。维护好改造效果,这对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市持续推动实施优化市容环境、净化市场环境、整治交通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秩序等专项行动,实行“网格化 街长制”模式,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大清洗、文明劝导、入户宣传和清理“牛皮癣”及楼道堆物等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常态。据统计,三年来,党员、志愿者“双到”进社区达78883人次。
从“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到“美丽梅州·美好家园”行动,再到精神文明建设“1 9 n”行动,市民看到的是一个“气质”不断提升的梅州。
城管等部门针对城市管理顽疾,对照《梅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采取“堵疏结合、温馨提示、严格文明执法”的管理办法,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出行难、停车乱、环境差问题,加大整治力度,做到平时和节假日一样、白天和晚上一样、大街和小巷一样、城内和城郊一样,让城市更加文明整洁、环境更加舒适宜居、市民更加满意。
市场监管等部门全力加快32个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的整治提升,专心打造示范市场。重点对西区市场、百花洲市场、城北市场、瓜园市场、楼下塘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依法对整改不达标的三角镇华建综合市场实施关闭。落实亮证亮照经营、落实价格公示制度,整治市场内部“脏乱差”现象及周边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改善农贸市场环境。
交警等部门坚持每天常态严管与每周集中整治相结合,坚持高峰期定点指挥与铁骑队机动疏导相结合,全力抓好梅州城区28个易堵塞路段的疏堵保畅,严查严处乱停乱放、不戴安全头盔、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不文明驾驶、不按交通规则行驶等不文明交通行为,提升市民文明交通意识。
宣传等部门及时回应市民关切,开辟“创文随手拍”“创文曝光台”等媒体专栏,人人当好监督员,让不文明现象“有图有真相”“处处受监督”。
……
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难而回避。精细城市管理,带来的是城乡面貌和城市“气质”的显著提升。“街上的公共厕所越来越多,垃圾箱隔几步就有,以前臭气熏天的死角没有了,出行也方便多了”,这是市民最直接的感受。
关键词 市民文明度
崇德向善,植根文明,厚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深度
梅州是我家,创建靠大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广大市民既是受益者,更是创建者,每一个市民的文明素质,都决定了城市的文明程度。
梅州好人主题公园展示了各类先进典型事迹。
在梅城归读公园内,有一处梅州好人主题公园,上面展示着梅州121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客都好乡贤”“最美志愿者”“文明家庭”“新时代好少年”等各类先进典型的名字和事迹。那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期许。
三年来,我市突出典型引领,持续加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最美人物的评选表彰力度,用先进典型感召人、教育人、引导人。一个又一个好人不断涌现,他们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敬业奉献,或诚实守信,或孝老爱亲。继2018年陈宏香、林清良2人先后获评“中国好人”后,2019年,全市共有4人获评“中国好人”,分别是林冬芳、刘方舒、巫金星、李淦伦,至此我市已有6名“中国好人”。2018年至2020年10月,共评选出梅州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0人、梅州好人100人(集体)。
一个榜样就是一束光,一个善行就是一面旗。正是因为有了“好人”的带动,激励了更多的善行义举,也让更多人见贤思齐。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从原来的旁观者变成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参与者,通过志愿服务和自觉行动,用行动和爱心,为这座城市注入文明能量。司机礼让行人、不闯红灯、自觉排队、不乱扔垃圾、不损坏设施、践行“光盘”行动、推行公筷公勺……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文明行为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崇德向善的风尚正逐渐浸润城乡。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
站在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周期的起点上,梅州干群以梦为马,追梦不停,一届接着一届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以势不可挡的攻坚合力,向幸福出发,向全国文明城市阔步迈进。540多万人民期待并坚信,在全市上下持续努力与辛勤付出下,一定会为梅州带回“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让世界客都翻开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
(来源:梅州文明网)